定增募资不超25.03亿元 捷佳伟创蹭HJT电池风口遭问询
作为晶体硅光伏设备的制造商,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捷佳伟创”,300724.SZ)看到HJT电池概念大热,突然决定转入该细分领域。
10月末,捷佳伟创终止了部分IPO募资项目,并将剩余2.87亿元募资调整用于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11月末,公司宣布定增募资不超过25.03亿元,其中五成用于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一系列动作之后,公司终于如愿以偿站上风口,而此时问询函也如期而至。
HJT电池快速爆发
时至年末,HJT电池概念股仍在飙涨。阳光电源、上级数控等相关企业的股价年内涨幅达到500%左右。
以HJT电池为重要业务之一的通威股份传来消息,已完成60亿元定增,头部私募高瓴资本、易方达基金、睿远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都赫然在列。
捷佳伟创终于按捺不住了,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多次强调在该领域的目标:“公司追求的是高效和超高效的HJT整线设备技术,这确定了公司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根据2018年上市时披露的招股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主要有:自动化设备、制绒设备、刻蚀设备、清洗设备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流程中的设备。全文并未提及HJT电池。
公开资料显示,HJT电池也被称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设备。具有工艺流程短、工序少、光电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其制造工艺区别于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中一道重要工序为非晶硅薄膜沉积。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异质结电池经历3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产业化脚步已临近,2020-2021年有望成为HJT投资元年,2022年进入快速爆发阶段。
但直到HJT站上风口,捷佳伟创才有了实质性的布局动作。
10月28日开始,捷佳伟创宣布终止“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智能制造车间系统产业化项目”及“国内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并将上述项目募资余额2.87亿元调整用于新项目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募投必要性被问询
变更前次募投项目后,捷佳伟创又在摩拳擦掌。与此同时,监管层也在背后紧盯。
11月27日,捷佳伟创发布募集说明书,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212万股,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25.03亿元。
其中13.3亿元用于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6.46亿元用于先进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和5.2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余下投入于泛半导体装备产业化项目(9.99亿元)、二合一透明导电膜设备产业化项目(3.34亿元),目的是新增HJT等高效晶硅电池工艺技术设备的产能,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1%、38.9%。
切入热门领域的捷佳伟创迅速引来资本爆炒。12月17日,该股以156.88元/股的收盘价创上市来新高,本月累计涨幅达到50%,年内涨幅超300%。
“新项目与现有产品及研发内容的区别与联系,是否导致主营业务的变化或技术路线的变化;效益测算的谨慎性和合理性,说明新增资产未来折旧预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次研发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12月11日,捷佳伟创收到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
“前次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延期、变更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对本次募投项目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变更后募投项目的区别。”
即便捷佳伟创执意要求开展新项目,公司也完全可以依赖自有资金。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有货币资金16.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3500万元,其他流动资产4051万元,长期股权投资1.1亿元。
不仅如此,捷佳伟创今年还为客户提供担保,对外担保合计达到14.3亿元,部分担保对象与公司前五大客户重叠。
深交所要求就上述情况说明本次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担保事项形成的原因、新增大额担保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否涉及营销策略或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担保对象是否有具有足够支付能力等。
光鲜业绩背后的问题
如果不是深交所的一纸问询函,捷佳伟创漂亮业绩背后的引忧,或许也难浮出水面。
2017年至2019年,捷佳伟创营收从12.43亿元增加到25.2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54亿元增加到3.82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0.84亿元,同比增长71%;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32.18%;基本每股收益为1.4元。
但事实上,其盈利能力已现下滑趋势。三季报显示,其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7%、14.4%,而在2018年及2019年同期毛利率为41%、33.7%,净利率为23.8%、18.7%。
“近年来,半导体掺杂沉积光伏设备、自动化配套设备收入占比分别为60%和12%左右,近三年一期毛利率分别为38.8%、38.4%、28.3%、22.4%和39%、42.29%、36.24%、26.55%,持续大幅下降。”深交所要求就此说明,上述设备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持续下滑风险。
毛利率下滑带来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季报显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只剩16.23%,相比2018年同期减少6.7个百分点;公司应收账款达到16.51亿元,短短一年就增加了13亿元,而公司财报称这是由于会计规则变更。
上述情况是否是议价权下滑的征兆?与公司布局新业务有无关联?《投资者网》近期就相关问题联系到公司方面,但仅得到“董秘已收到邮件”的回复,再无下文。
如果捷佳伟创正面临市场环境的降温,那么这次定增扩产,未来也或许存在市场无法及时消化产能的问题。
公司也在定增方案中坦陈,“公司存货达到32.56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翻了一番,其中发出商品占比达到70%。若下游客户取消订单或延迟验收,公司可能产生存货滞压和跌价的风险。”
深交所因此问询,存货持续增长、存货周转率持续较低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收入规模相匹配,发出商品占比较高、发出商品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和合理性。
而另一面,股东们正忙于减持套现。
Wind数据统计,公司今年以来4名股东(伍波、张勇、富海银涛、2019年员工持股计划)合计减持1297.6万股,约合市值10亿元。
上述两名高管减持理由是“出于个人资金需求”,不过其似乎并怎么不缺钱。截至目前,二人没有过质押动作;2019年年薪均达到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