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锈钢产业发展现状 占粗钢总产量2.95%

近年来,我国不锈钢产业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原料供应大幅波动、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不锈钢第一大国。2019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占全球的56.3%。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变化更加复杂,国际竞争格局不断发生新的演变,特别是随着亚洲贸易一体化、投资一体化进一步深入,以中国为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不锈钢消费能力快速提升。另外,在发达经济体新技术和“再工业化”拉动作用下,传统不锈钢消费国家不锈钢消费量也将保持一定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25年,全球不锈钢粗钢消费量将达到6200万吨;到2030年,全球不锈钢粗钢消费量将达到6800万吨。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产业政策应继续加大对不锈钢产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镍矿资源保障力度,继续加大中频炉生产不锈钢工艺的淘汰力度,促进不锈钢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

我国不锈钢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不锈钢产量、消费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新品种不断涌现,但仍存在低端产品占比大、一体化产业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

不锈钢产量再创新高、消费增长明显。2019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达294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以来,不锈钢行业市场需求较好,发展“新基建”、消费升级、促经济稳增长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不锈钢消费,2019年全年国内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为240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不锈钢产量和消费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也充分展现了不锈钢作为重要的功能性和替代性材料的广阔发展前景。

不锈钢进出口量双双下降,国际贸易壁垒常态化。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不锈钢111.88万吨,同比减少73.41万吨、下降40%;出口不锈钢367.23万吨,同比减少32.21万吨、下降8%。进出口量双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美等地的贸易壁垒及我国对印尼等国不锈钢实施反倾销。

不锈钢新品种不断涌现,低端产品仍需控制。双相不锈钢产量不断增长,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产量大幅增长,并替代进口;太钢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手撕钢”)获冶金科技奖特等奖;高纯316H不锈钢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超级奥氏体S31254不锈钢和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首次应用于船舶脱硫。但从品种结构来看,400系不锈钢、300系不锈钢和2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分别为19%、46%和35%,相对低端的200系不锈钢占比过高,影响了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

上下游产业格局初步建立,一体化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太钢、酒钢宏兴、青山集团、德龙镍业为龙头的不锈钢生产格局,上游主要是以山东鑫海科技为代表的高镍生铁企业,下游主要是位于广东佛山和阳江、江苏无锡等地的大量深加工企业,且以产业集群形式存在。

不过,目前宝钢德盛、鞍钢联众等大部分不锈钢厂仍采用电炉+AOD(氩氧脱碳法)传统工艺熔化高镍铁冶炼,全产业链节能减排效果较差,产业竞争力弱,限制了一体化产业优势的发挥。建议可大力发展RKEF(回转窑电炉)镍铁水热送+高效冶炼一体化工艺。该工艺取消了铸铁和电炉化铁工序,可大幅降低能耗50%,大幅减少粉尘排放60%,降低成本至少700元/吨,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具竞争力、节能、环保、高效的高端不锈钢绿色生产工艺,推动全球不锈钢由传统的独立单元向一体化、全流程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此外,由于印尼的主要不锈钢项目均为我国企业投资建设,这里介绍一下印尼不锈钢产业现状。印尼钢铁工业整体较为落后,规模较小、装备陈旧、效率较低,且产业链不完整,大多以轧钢或简单钢材冷加工为主,且基本为电炉炼钢。但印尼拥有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大背景下,其利用“RKEF一体化不锈钢工艺”先进技术和中国资本的双重助推,短短5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跃居世界不锈钢生产第二大国。截至2019底,印尼已建成不锈钢粗钢产能300万吨(青山印尼),在建产能300万吨(德龙印尼)。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主要的不锈钢工业园区——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园区(IMIP)和印尼Konawe工业园区均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园区(IMIP)主要生产企业包括苏威拉西矿区投资有限公司(SMI)、印尼广青镍业有限公司(GCNS)和印尼青山不锈钢有限公司(ITSS)。该园区现已形成年产镍铁合金180万吨、铬铁合金30万吨、不锈钢钢坯300万吨、不锈钢热轧板带200万吨、不锈钢冷轧板带70万吨的生产能力;已形成世界首条集采矿、镍铬铁冶炼、不锈钢冶炼、热轧、退火酸洗、冷轧及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球不锈钢产业链最长和最完整的一体化不锈钢生产基地。印尼Konawe工业园区由中国一重、厦门象屿和德龙镍业三方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工程是由德龙镍业与中国一重合资组建的VDNI公司进行建设,项目占地192公顷,已形成镍铁产能90万吨。二期工程是由德龙镍业与厦门象屿股份合资组建的OSS公司进行建设。

对我国不锈钢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经过几代不锈钢人的不懈努力,我国不锈钢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这其中,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巨大,特别是将以红土镍矿为原料,采用RKEF创新工艺生产NPI(含镍10%左右的生铁)作为鼓励类工艺写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大幅降低了不锈钢生产成本,快速推动了不锈钢的发展。不锈钢最新产业政策见“表 不锈钢冶炼或制品相关的政策梳理”。

为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引导不锈钢产业健康科学发展,结合行业发展规律,现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是相关产业政策应继续加大对不锈钢产业的支持力度。2019年,我国人均不锈钢消费量为17千克,远低于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制造业较发达国家(人均不锈钢消费量为25千克~45千克)的消费水平。2019年,我国不锈钢产量仅占我国粗钢总产量的2.95%,与欧盟的4.27%仍有一定差距。我国不锈钢行业不属于过剩产业,高端不锈钢更能为制造业提供不可或缺的材料支撑(高品质、高性能不锈钢分别被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和《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仍需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满足社会消费升级需求。

未来,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锈钢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要注意的是,不锈钢需求的逐步增加是动态平衡的,高质量发展将推动部分普钢需求转变为不锈钢需求,特别是当前以5G基站、大数据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需要大量高端不锈钢。建议在当前产能置换政策中对新建高端不锈钢项目区别对待,应细分行业、精准施策、支持和鼓励镍铁企业延伸产业链生产高端不锈钢,以充分发挥一体化成本质量环保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不锈钢产业集群。另外,建议完善产能指标跨省置换政策,破除省际间产能制度障碍,疏通产能跨省转移通道。为避免不锈钢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不锈钢产能盲目扩张,可同时设定不锈钢项目建设合理化规模、产品档次等最低标准,提高主体装备准入门槛。

二是继续加大镍矿资源保障力度。缺镍少铬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镍矿、铬矿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分别是80%和100%。从全球储量看,铬资源相对丰富,镍资源相对匮乏。保证铬镍资源特别是镍资源的长期保有和先进的节镍节铬工艺技术、路径、政策、措施是国家产业安全和不锈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应从资源角度深度思考不锈钢生产工艺。高效利用红土镍矿的“RKEF一体化不锈钢工艺”先进技术,可大大降低不锈钢生产成本,是节能、高效的不锈钢生产工艺路径,应予重点支持。

三是继续加大中频炉生产不锈钢工艺的淘汰力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用于熔化废钢的工频和中频感应炉(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取缔“地条钢”有关要求淘汰)属于淘汰类装备。利用中频炉熔化废不锈钢冶炼200系不锈钢属于应淘汰的落后工艺,当前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淘汰力度,彻底淘汰落后产品、装备、工艺,为400系、300系不锈钢产品腾出市场空间,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与“RKEF-AOD”一体化工艺相比,我国利用500立方米以下小高炉冶炼200系不锈钢的工艺存在流程长、能耗高、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推动不锈钢工艺流程结构优化。

四是促进不锈钢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不锈钢产业布局要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南地区错位发展、竞争有序的整体格局,提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集聚水平。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集约化、园区化、绿色化发展路径,加快推动布局调整。科学做好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鼓励各地依托原料、物流、市场等区域优势,合理配置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推动区域特色镍铁及不锈钢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完善、配套齐全、竞争力强的特色不锈钢生态圈。如山东鑫海科技、德龙镍业等占据国内镍铁产能集中区域,带动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增加上万个就业岗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较大,鼓励一体化不锈钢产业发展是落实党中央提出“六稳六保”的具体实践,应予以优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