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指数表现突出 12月社融新增规模达2.31万亿元
1月6日,银行指数表现突出,低开后冲高震荡,走势由进入2021年后的走弱态势,重回5日、15日和60日均线之上,强劲走势凸显。截至周三收盘,银行指数报3672.97点,涨幅达2.49%,居申万一级行业涨幅第二位,成交额达265.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减13.44%。
个股方面,行业37只交易中的个股有23只上涨,占比62.16%,其中,有包括平安银行(7.65%)、招商银行(4.67%)、兴业银行(4.61%)等在内的6只个股涨幅均超2%。
对于银行指数的突然走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方信财富投资基金经理郝心明认为,银行板块受到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利空影响连续两天下跌,有一点过度反应,实际上各银行并没有超过“红线”太多,甚至大行普遍距离红线还有空间,当市场恢复理性之后,很快收复了失地。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则表示,银行股的反弹一方面是银行业自身的利空消息消化后的修复,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市场的轮动,市场资金从大消费等高估值强势股向银行等低估值板块转移。
同样,利空消化后大单资金也开始了抢筹行动。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周三银行股合计大单净买入资金达23.98亿元,22只个股呈流入态势,占比近六成,其中,招商银行(68913.12万元)、平安银行(56436.63万元)、兴业银行(47753.38万元)、宁波银行(44123.96万元)等4只个股大单买入额均超4亿元,合计21.72亿元。
对于银行股走势,机构普遍表达了看好的观点。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证券日报》表示,随着市场对利空消息的消化吸收,银行板块存在超跌反弹的动能。当前政策面、行业周期和市场偏好对于偏传统、有转型压力的银行板块不是那么有利,短期银行板块引领市场上攻可能性不大。但是银行业较突出的业绩确定性和较低的估值决定了银行板块下跌空间有限,目前看银行板块是市场震荡过程中比较好的防御品种。新制度可能会导致银行板块内部出现一定分化,一些房地产业务占比较低的银行有可能会受益于新政策,而占比较高的银行有调整压力。
东兴证券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可期,主要逻辑有三:首先,宏观大环境趋于利好。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未来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随后央行货币政策例会表示会巩固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成果,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相较2020年,政策层面更加有利于银行经营,有望缓释银行信用风险、流动性压力和资产利率下行压力。
其二,基本面拐点显现,相较2020年,货币政策趋于常态化带来2021年资产增速稳中略降;国内经济持续修复推升资金需求支撑银行资产端定价水平,息差有望企稳回升;在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支持以及银行主动优化贷款结构之下,信用风险整体可控。考虑上市银行拨备计提已较充足且监管对银行资本补充将更为重视,2021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有望回升至5%左右。
其三,静态、动态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后续长期资金加持有望推升板块估值。综合来看,宏观环境向好将成为推升银行估值的主要逻辑,逐步得到市场验证。
天风证券预计,12月份社融新增规模达2.31万亿元,2020年全年新增35.45万亿元,年末同比增速为13.6%。社融目前处于收缩前期,预计2021年平稳下行,维持银行板块2021年“先扬后抑”的判断。
天风证券推荐7只标的股。“先扬”阶段,推荐基本面优秀估值较低的大中型银行及特色城商行。主推兴业银行、邮储银行,关注平安银行、长沙银行。“后抑”阶段,防御为上。推荐基本面稳健的大行H股,主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记者 赵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