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拉运积极性逐渐恢复 港口煤价企稳止跌

从本周开始,下游拉运积极性逐渐恢复,部分电厂开始增加招标采购。据不完全统计,5月26日,大唐、国电、华能等公司发布动力煤询价(竞价)信息90批次,涉及动力煤223.2万吨。其中:5月份交货10.3万吨,6月份交货200.9万吨,7月份交货12万吨。此外,华南某大型电厂在曹妃甸港采购7-8条船合计60万吨优质市场煤,贸易商手中高硫煤按指数出售,低硫煤报价高于指数。种种迹象表明,沿海电厂大规模补库已经开始,受需求好转带动,本周,港口煤价企稳止跌。

从政策角度看,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点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确指出要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优势,督促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产增供,增加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供应,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发改委办公厅也已发文,要求煤炭产运需各方要认真履行已签订的中长期合同,并按均衡原则将中长期合同分解到月,合理安排发运、接卸计划。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期货市场的焦煤、动力煤主力合约应声回落。一些地区应声要求煤炭企业合理控制煤炭价格,严禁一切推动煤价过高上涨的行为。另外,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铁路运煤通道也维持高水平发运状态。煤矿库存增加,产地煤价普遍下调,港口价格也逐渐回归供求基本面。

5月26日,国常会提出,要多措并举帮助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支持大型企业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做好保供稳价。

那么市场企稳止跌之后,会不会出现小幅反弹,以笔者的分析,是必然的。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煤炭企业和贸易商要主动适应价格运行规律,合理控制煤炭价格。而煤价进入合理区域内后,理性的上涨与下跌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也是可控的。

其次,虽然近期政策调控力度加大,但资源供给侧并未出现大幅增加,下游用户在夏季之前补库在即,抢运需求不断放大,到港拉煤船舶恢复性增多。保供重压之下,市场仍有强有力的支撑。

再次,受主要是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进口煤价格也在高位。印尼煤是我国进口的主力煤种,受印尼洪水影响,外矿货源不多,装期推迟。国际煤价和国际海运费延续涨势,进口煤到岸价优势弱化,国内煤炭仍为采购重点。(吴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