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首次试水“打捆环评”服务小微企业
6家装饰纸生产企业打算入驻同一个生产基地,按照原来的审批程序,每家都要单独办理环评,审批通过后才能开工建设。为了让企业少跑腿,也节约审批成本,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选择在这一基地试点“打捆环评”工作,此举不但不延长审批时间,还为每家企业节约成本近10万元。
企业有难题,部门来服务。“民呼我为”双线“三服务”开展以来,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积极走访,了解到区复合装饰材料生产基地于年初启动一期项目,有6家企业打算入驻,他们在生产工艺、产污流程、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要求高度相似,能不能“打包”处理呢?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敏锐地发现,这里有“创新”的空间。
其时,省市生态环境部门也正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同类项目环评简化模式,比如园区内同一类型小微企业项目,打捆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
既然是探索,就说明没有太多现成案例可循。为了使6家企业的环评能尽快落地,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数十次与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等上级部门汇报对接,并深入探讨办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关键问题,明确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环评审批后排污许可证申领方式等关键性内容。
作为一项创新举措,除了要与上级部门对接,也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如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同步,协调解决基地项目立项和环评工作存在的障碍,为“打捆环评”的实施打好政策基础。
而对企业来说,需要精准指导,消除政策顾虑。为此,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先后7次上门服务,并召开座谈会,对环评的相关政策、环评过程中责任认定、排污总量核定和污染治理要求等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在环评文件编制、基础设施共享等方面提出建议10余条,消除了企业对“打捆环评”政策的顾虑,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肯定。“打捆环评”确定浙江大学为环评编制单位后,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第一时间召集建设单位、环评编制单位开展座谈会,明确环评编制和报批的审核要求,实现全程服务,推动环评快速落地。目前各项审批顺利推进,预计9月初可完成环评报告。
“‘打捆环评’在临安是首次试水,主要因为6家企业属于同一产业,入驻同一基地,有着可以共享的条件,于是有了开展‘打捆环评’的优势。对企业来说,他们一方面想快速投产,一方面也想节约成本,我们主动靠前,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来打造更优良的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这次成功的试点,将在条件合适的地方,进一步推广“打捆环评”工作,服务小微企业,助力项目快引进、早落地、早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