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要提防职业性中暑

给员工提供充分的清凉饮料和降温措施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到来后,有的劳动者已经开启了高温工作状态,究竟什么是高温作业?高温作业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北仑区卫生监督所的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常见的高温作业比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作业;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作业;工业的炉窑作业;锅炉作业以及建筑、搬运等行业的夏季露天作业等。

职业性中暑

有哪些类型?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一些工作人员可能会出现职业性中暑的现象,即由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是法定的职业病。轻者表现发热、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重者表现剧烈头痛、昏厥、痉挛等症状,甚至死亡。

热痉挛: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见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中暑后的症状

是怎么样的?

早期可能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的症状,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的情况出现。如果是轻度中暑,除了早期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体温急骤升高等现象。当情况严重到重度中暑时,可能会出现谵妄、昏迷、抽搐、痉挛、血压短暂下降等。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以出现混合型,重症中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

职业性中暑?

首先,要做好职业健康检查,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肾炎、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癫痫等属于高温作业职业禁忌症,不得从事高温作业。其次,要加强营养,少量多份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创造一个合理、舒适、凉爽的休息环境,平日里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特殊高温作业(如修炉)的场所,应配有隔热、阻燃和透气性良好的工作服,并设有降温设施,定期检测作业环境气象条件。

高温作业下

中暑了怎么处理?

出现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亦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如果体温升高,可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30%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如出现重症中暑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另外,北仑卫监的专家提醒,用人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加强高温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按规定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等高温作业岗位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对体检发现存在职业禁忌的,应及时调整岗位,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防范职业性中暑等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建议要给高温岗位的员工提供充分的降温清凉饮料、降温措施。

天气炎热,高温作业者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预防职业性中暑。

记者 任诗妤 通讯员 虞承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