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渝东南科技创新中心
近日,记者在正阳工业园区内的联宝维美地毯公司车间里看到,一批智能生产设备正在生产地毯,工人们有序劳作,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无独有偶,在正阳工业园区内的三磊玻纤公司里,建设了高性能ECR玻璃纤维智能化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程度较高。据悉,公司注重智能化发展,推动原料加工及进料、玻璃熔化、拉丝成型、烘制检装、产品出库实现全程智能化。
黔江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以重庆高新区·黔江区对口协同发展为契机,规划建设“文旅+”赋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加工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发展为支撑,文旅融合为特色,科技创新为动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力争今年内成功创建市级高新区,加快建设渝东南科技创新中心。
抓规划引领
压实创建任务
进一步开拓创建思路,优化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委托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编制《重庆黔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规划总体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印发《黔江区创建重庆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实施意见》,细化年度创建目标、工作措施和创建计划,明确29个区级部门创建工作任务和责任,聚力推动创建任务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基本达到“以认促建”的要求。
抓政策扶持
优化创新环境
制定《黔江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试行)》和《黔江区工业发展暨创建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重点加强了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的引进和培育扶持力度,2020年新增科技创新资金540万元,完成科技支出5708万元,同比增长10.4%,极大地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成立1000万规模的黔江区创业种子基金,为21家创业企业提供了905万元的资金支持;设立1亿规模的黔江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00笔、1.5亿元,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抓产业创新
完善创新体系
突出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到34.43,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3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7家,占渝东南片区总量的56.1%;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R&D投入)超过1亿元,较上年增长28%;以上指标稳居渝东南首位。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联宝维美地毯公司建成装配自动化生产线25条,三磊玻纤公司引进全自动高位立体创库、AGV智能无轨车等设备建设智能化制造车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9.8亿元、增长140.4%。着力扩大科技创新开发合作,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华录黔江数据湖项目落地建设。
抓平台建设
聚集创新要素
按照“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升级产业”的思路,成功培育黔江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今媒体众创空间、武陵仙果星创天地、土家阳鹊星创天地、繁星众创空间5家国家级“双创平台”。建成新材料、蚕桑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在建设重庆市蚕科院黔江区分院。全区专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企业达88家。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帮扶行动,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337名,组建黔江科技特派团,实现科技人才在主要产业“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