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f0000">郭卫民:2023年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font>


(资料图片)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 刘经纬 报道

本报两会报道组实习记者 朱亚明 摄影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迎接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春天。”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郭卫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3年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国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的舞台将更加宽广。”在谈及提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时,郭卫民表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的鲜明态度,也令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委员深受鼓舞,信心倍增。”郭卫民说。

郭卫民介绍,2021年起,全国政协以经济委员会为主体开展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年专项民主监督,2022年形成了《百家企业反映的百个问题》的专题报告。2022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选择“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作为切入点,通过开展赴地方调研、与有关部门座谈、委员自主调研、委托地方政协协同调研以及企业问卷等形式,了解情况,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调研组在民主监督过程中推动地方政府与中小企业积极沟通,解决了部分拖欠账款问题,并提出近期解困和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报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此外,郭卫民还谈到了数字经济的重要作用。他表示,数字经济现在越来越重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越来越大,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我国数字经济在关键元器件和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上仍面临着‘卡脖子’风险,必须抓紧补齐关键短板,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郭卫民指出,要加快数据流通市场化建设,用好用足数据资源;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既要防范安全风险,又要防范发展受阻的风险,把监管纳入到法治框架之中;要加强安全体系建设,筑牢我国数字安全屏障。

发布会上,郭卫民还就政协工作、对外开放、就业、疫情防控、两岸交流等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图为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在线上收看发布会直播

关键词: 经济工作 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