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精选!新农人成了“老师傅”——鲁北春耕见闻


(资料图)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在尚未完全返青的鲁北麦田里,今年33岁的何石宝拿着卷尺和小铲子走在前面,身后是他的两名徒弟:陈慧芳和张延坤。

“你看,要以一米为长度,至少取左右两行的麦苗检查,注意数清楚它的分蘖数,才能推算出麦苗的群体数量——这是夏粮丰收的基础。”何石宝领着二人,正在寻找合适的地块做春耕开始之前的田间调查。

何石宝研究生毕业后,2018年入职了位于山东德州的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新农人。虽然年纪轻,但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他管理的粮田屡创高产。2022年夏收后,何石宝以小麦亩产819.17公斤的成绩,被评为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粮王”。

具备高学历,又有粮食高产经验,新农人何石宝开始收徒。今年25岁、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张延坤就是他新收的徒弟。

“入职之后,何老师安排的第一个活儿,就是去地里调查玉米、大豆的病虫害。”张延坤说,为了对比打药前后病虫害变化情况,他连续在田里观察了近半个月,皮肤晒得黝黑,才感觉“知识从书本落进了地里”。

这么安排,何石宝有自己的“教学计划”:2022年是我国大面积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不论是“老把式”还是新农人,大多对这一技术了解不深,只有尽可能细致地了解作物每个环节的生长情况,才能积累经验,及时制定、调整种植安排。

与第一年经历春耕的张延坤相比,研究生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入职的“师姐”陈慧芳已轻车熟路地调查完了500多亩责任地块苗情并填好了表格:“麦苗整体情况还可以,有一些冻害,个别发现了较轻的茎基腐病。今年夏收我也想冲刺‘粮王’,后续得好好管理。”

春季田间管理水平与夏粮产量息息相关。在农忙高峰正式到来之前,鲁北大地上已有许多人提前准备,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为此,德州市平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整理好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提示农户针对当前苗情特点,以“促弱苗升级,促苗情转化,促分蘖增穗”为重点,因地因苗施策,分类管理。

如今的齐鲁大地上,像何石宝这样拥有高学历的新农人正越来越多,从两院院士、“泰山学者”到农技推广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的人才矩阵已经构建,齐鲁乡村之星每年评选人数扩大到800人,通过“直评”取得中高级职称的基层人才超11万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70万人以上,乡村人才队伍日趋壮大。

(新华社济南2月19日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