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焦点:人大代表话职教 | 全国人大代表王红军:校企“同频共振” 跑出人才培养“加速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视频:李安然 王毅卉
“职业院校应给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红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事职业教育30多年来,王红军见证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初步建成到日渐成熟的过程。王红军认为,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背后,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
作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以来,王红军共提交了14件关于职业教育的建议。他认为,理想的职业教育是“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不论是升级传统制造业还是培育新兴产业,不论是壮大工业经济还是发展数字经济,技能人才始终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时常鼓励学生们要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理念,秉承“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王红军看来,时代飞速发展,中国制造对技能和人才的需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诸多机会。要通过校企合作使得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同频共振”,让匠心筑就梦想,以技能引领未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如何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切实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王红军认为,“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企业的共同责任。”首先,职业院校要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企业要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协同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成长提供环境。此外,政府也要大力支持。只有在三方协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王红军告诉记者,今年两会,他将继续关注“职业教育”“技能报国”“创新人才”等多个话题,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王红军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彰显担当,诠释责任,职业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要加大力度夯实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的体系,跑出人才培养的‘加速度’。”
关键词: 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