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点:浮盈4.61亿!上峰水泥参股安徽史上最大IPO收获颇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4日,合肥培育的又一家巨头——晶合集成上市了。

如果用一些关键词概括晶合集成,那应该就是:合肥制造、安徽省历史上最大IPO、国内第三大晶圆厂、市值400亿。

据悉,2015年,合肥建投联合力晶科技,成立晶合集成。该公司目前是全球领先的面板驱动芯片晶圆厂。根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截至2020年底,晶合集成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收入第三大、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第三大的纯晶圆代工企业(不含外资控股企业)。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统计,2022年第二季度,晶合集成就已经挤进全球前10大晶圆代工企业,其营业收入排名全球第九。

据晶合集成的《上市公告书》显示,2020年—2022 年间,营业收入由15.12增长至100.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57.79%。净利润则分别为-12.58亿元、17.29亿元和31.56亿元。产能也扩张明显:2020年26.62万片/年,2021年57.09万片/年,2022年达到126.21万片/年。

在半导体行业中,晶圆厂无疑占据中心地位。它的投入巨大,成本最高。致使一部分集成电路企业放弃晶圆厂,转向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这一模式盛行的结果就是,晶圆厂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稀缺资源,对整个上下游具有较强的控制力。而全国第三大、全球第九大的晶合集成更是未来可期。

在最近一轮的投资中,有12家机构注资。不仅有东方富海、中金资本、兰璞投资、惠友投资等知名机构,还有上游芯片设计公司集创北方。更有意思的是,美的集团、泸州老窖也位列其中。

不止“家电厂”、“酒厂”,“水泥厂”也闻风而来。据上市公司上峰水泥日前发布公告称,上峰水泥于2020年9月出资2.5亿元与苏州工业园区兰璞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合资成立私募投资基金——合肥存鑫集成电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合肥存鑫”)。合肥存鑫占晶合集成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比例为1.75%,系晶合集成并列第六大股东。

据招股书显示,当时晶合集成是以140亿元的估值,合计增资30.95亿元。其中,美的创新投资10亿,中安智芯投资4.5亿,惠友投资出资3亿,合肥存鑫出资3亿,海通创新出资2亿,东方嘉富出资1.75亿,泸州隆信出资1.5亿,华泰投资出资1.5亿,中小企业基金(东方富海)投资1.5亿,安华创新投资1亿,集创北方投资1亿,中金资本投资2000万。按照目前市值计算,这一轮投资已经翻了2.85倍。

具体而言,美的集团浮盈18.5亿,泸州老窖浮盈2.77亿,中安智芯8.33亿元,惠友投资5.55亿,海通创新3.70亿,东方嘉富3.24亿,东方富海2.77亿,安华创新和集创北方均1.85亿,中金资本3700万。其中,“水泥厂”上峰水泥浮盈4.61亿(上峰水泥持有合肥存鑫83.06%的投资份额),在此次股权投资中,上峰水泥收获十分可观。

上峰水泥自发布“一主两翼”战略以来,立足水泥与“水泥+”,持续延伸拓展产业链,新经济股权投资翼聚焦芯片半导体、光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进行投资布局,已累计支出约13亿元。本次晶合集成成功上市是上峰水泥“一主两翼”发展战略中投资翼的重要成果,股权上市流通对股权价值提升及资本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上峰水泥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资产配置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新经济股权投资翼也将为上峰水泥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