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房企退市后 两千亿房企也退了

6月2日ST泰禾公告,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

一周之后,同为闽系民企的阳光城,也走到了退市入口——6月9日,ST阳光城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暨停牌的风险提示公告。

公告披露,伴随股价在25个交易日连续跌停,截至当日收盘,阳光城收于0.37元/股,跌幅5.13%,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股,已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2.1条的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


(资料图片)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23年6月12日(周一)开市起停牌,公司股票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终止上市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一家曾经2000亿规模,一家曾经1000亿规模,最终,都没敌过1元股价,告别了资本市场。

5年时间从高光到资不抵债

阳光城和泰禾,都是闽系房企最高光时候的代表。

2018年,阳光城销售金额首次突破千亿,2019年销售金额突破两千亿。

泰禾则更早一些破千亿——2017年泰禾销售金额超过千亿,2018年达到1300亿。

两家公司,曾经都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TOP20房企。

2019年,泰禾突然被曝出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到2020年时,开始公开债务违约。

当时,包括阳光城在内的同行其他房企,可能都还未意识到,市场的寒流已经就此到来。

2021年,阳光城全口径销售金额1838亿元,同比减少16%;同期公司营收降至425.3亿元,同比下滑48.25%,归母净利润则亏损超69亿元,主要系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高达69.16亿元。

紧接着,2022年阳光城再度受挫。其中公司全口径销售金额仅为377亿元,而营业收入则降至399.2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125.5亿元,至于巨亏的背后依旧是计提了大额减值损失导致。

截至公告披露日,阳光城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包含金融机构借款、合作方款项、公开市场相关产品等)本金合计金额647.32亿元,其中:涉及担保事项的已到期未支付债务本金累计245.62亿元;公开市场方面,境外公开市场债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计22.44亿美元,境内公开市场债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计194.75亿元。而泰禾,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ST泰禾已到期未归还借款本金为582.03亿元。公司对外担保中实质性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余额为54.16亿元。ST泰禾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进债务重组事宜,积极解决债务问题。但截至目前,公司及各方尚未形成全面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战投难引 自救未果

为了自救,两家公司都做过一系列的自救。

阳光城主要是出售项目——2021年7月21日晚间,阳光城以61.45亿元的价格收购永康众泰小镇。2022年5月6日,众泰小镇被阳光城以不超过57亿元转让给滨江集团(002244)。

而泰禾最有名的一次自救,就是试图引入万科战投。

2020年7月30日,泰禾控股股东泰禾投资、黄其森与海南万益签订《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泰禾投资拟将其持有公司的19.9%股份转让给海南万益。转让价格为每股人民币4.9元,对应总对价约为人民币24.3亿元。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海南万益为万科全资孙公司。

但泰禾投资想要拿到这笔钱非常不容易。根据公告显示,此次交易落地需达成两项严格的前提条件:一是泰禾制定债务重组方案并与债权人达成一致,债务重组方案能支持泰禾恢复正常生产,能支持泰禾可持续经营,并且该债务重组方案能得到泰禾与万科的一致认可。

二是万科对泰禾完成法律、财务、业务等尽职调查,且已就尽职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拟议交易的方案达成了一致,不存在影响拟议交易的重大问题,同时泰禾的、债务及业务等不存在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不利变化。

引入万科一事,已经3年过去了,至今没有实质进展——今年5月29日,有投资者向万科企业提问:“公司与泰禾集团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是否已经终止协议,还有在推进协议的签订吗”

对此万科明确表明:相关交易的先决条件尚未达成。

这期间,泰禾的高层方面还出现过一波动荡——2022年3月16日,泰禾突发重大变故,公司公告称,黄其森正在协助有关机关调查。

最终,在八个月后,泰禾宣布黄其森回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