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态丨西安银行: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助力数字化转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相关资料图)
豆浆、油条、胡辣汤、油茶、面皮、肉夹馍……西安人喜欢用一顿丰盛的早餐开启美好的一天。但对于朱攀和同事们来说,这却是一天新挑战的开始:几十万单并发支付需求会朝着西安银行的系统汹涌而来。
“大家早上都要赶时间,如果支付速度慢或者报错,会非常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西安银行OceanBase系统升级项目经理朱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只是西安银行所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而西安银行的“解题思路”也很直接,那就是用更先进的技术去支撑业务的发展和创新。
实际上,“数字化”一直以来都是西安银行战略发展的核心,数据库则是最重要的基础架构,该行在2018年就启动互联网相关的敏态业务IT技术架构及数据库技术的分布式改造。
以技术创新突破业务增长瓶颈
“原来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已经成为我们业务发展和创新的瓶颈。”朱攀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西安银行互联网渠道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数据量基本每年都在翻倍增长。
“我行一直强调技术一定要走在业务前面,不能等业务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了再去提升技术能力,那是来不及的。”朱攀说,早在2018年,西安银行就开始启动分布式架构升级。其中,数据库的分布式改造是难度最大、最重要的一环。
决定启动数据库分布式改造后,西安银行对国内多个数据库产品进行了多轮考察并结合业务系统进行验证。
“OceanBase是国产自研数据库领域头部企业之一,自主研发这一优势很明显。同时它有支撑支付宝超大规模核心业务和网商银行金融业务的经验,还屡次经过‘双11’洪峰级别的流量、性能、安全性的全方位验证。而且OceanBase数据库的分布式架构是从底层数据存储管理做起的原生分布式,应用改造难度较小,是我们所需要的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朱攀说。
OceanBase交付与服务部副总经理王春辉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OceanBase之所以能够打动包括西安银行在内的众多客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OceanBase是真正被实践验证过的。
新模式实现数据“安全平滑迁移”
选型完成后,西安银行的项目组也快速组建起来,从系统到网络,从开发到运维,如何确保业务正确性、数据正确性和迁移过程的顺利进行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从业务梳理、SQL兼容性验证到业务测试和性能验证……朱攀回忆:“不记得多少个日日夜夜,项目组加班加点讨论,当天修改,全面考虑底层数据库切换可能引发的风险和问题,以确保整个互联网渠道的业务不受影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切换数据库后,无一业务受到影响,同时在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下无明显慢SQL存在。”
以“西银惠付”这一西安银行特色业务为例,这一业务在西安市民中的普及率非常高,从餐饮、购物到停车缴费,几乎是24小时不间断,因此这项业务对停机的时间要求非常敏感。于是,西安银行与OceanBase团队多次讨论设计了一个“动态迁移”模式,系统正常营业期间同步发起全量数据迁移,且可以控制迁移速度不拖垮源端,增量实时同步,在应用系统切换数据源的停业期间内做好数据对比、反向回写等操作就可完成数据库切换,大大缩短数据迁移时间。
项目实施期间,西安银行项目团队与OceanBase交付团队共同成长,从系统安装到环境准备,从组件部署到集群建立,双方互相学习与进步。一方面西安银行项目团队通过实际操作与实践快速成长一批分布式数据库人才;另一方面OceanBase交付团队通过与西安银行各系统人员沟通,深入了解客户场景实际问题,打造出更适合城商行的数据库产品。
“一开始客户会担心从集中式到分布式差别太大,上手很难,但其实开发上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在运维上由于分布式的特点,即使某个节点出了问题,也不会对业务整体产生太大影响,故障也更好诊断。”王春辉说。
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我们在迁移之后几乎感受不到什么差别。而且由于分布式的架构特点,在很多方面还有独特的优势。国产数据库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与国外巨头相当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我们也感到很兴奋。”朱攀说。
据朱攀介绍,使用OceanBase之后,不仅软硬件整体成本大幅降低,还有力支撑了未来业务的灵活变化与用户的高速增长。比如,大数据量查询效率较前期提升一倍;迁移后存管业务仅占集群不到1/4的容量,却可以承载比原来更大的业务规模。
“客户用着好,就是对OceanBase最大的认可。这几年国产数据库发展非常迅猛,大有弯道超车的势头。”OceanBase交付与服务部总经理隗华说。以OceanBase为例,目前已经助力400多家客户实现关键业务系统升级,服务金融、政务、运营商、能源、互联网等核心支柱产业。
责编:郭霁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