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注:上海商业“销冠”静安区:顶级商圈我们准备这样建设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4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城市首位;新增首店1073家,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国内城市领先地位。其中,静安区则是上海商业的“领跑者”。

数据显示,静安区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全年引进各类首店226家,排名全市第一。全球知名品牌前100强,已经有超过7成入驻静安。

在3月底举行的福布斯论坛上,静安区公布了全市首个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方案以及南京西路“千亿商圈”三年行动计划。首批12位静安消费体验官“上岗”,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消费环境体验官”成为体验消费环境优化和企业感知度的敏锐“触手”,为静安区商业发展及时反馈问题,提供宝贵建议。

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恒隆广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

静安缘何成为上海首店“收割机”

中国首店经济已经迎来3.0时代,数量已经不是衡量首店经济高质量发展唯一的标准。首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结合品牌能级、创新力和文化力的多维度发展。

据中商数据一份关于上海首店经济的调研报告显示,从引入数量与能级上看,静安区高居榜首:2022年引入226家首店品牌,其中全球首店、亚洲首店、中国大陆首店达35家,显示出对消费风向和潮流的引领。去年,静安区新开项目——苏河湾万象天地、锦沧文华广场,以及老牌标杆项目——静安嘉里中心、静安大融城等成为首店收割机。

静安消费环境体验官、中商数据联合创始人周长青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静安区在商业整体规划、商业氛围营造以及商业元素均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提升了消费环境和体验。

“我认为消费体验官包括三个方面工作:更敏锐触达新消费场所,更深度挖掘潜力消费业态,更广泛获取不同消费群体反馈。我打算走入静安区更多商业空间,同时发挥中商数据的优势,抓取和研究静安区的消费大数据,希望为未来静安区的消费环境提升给出更有价值建议。”周长青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周长青还是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品牌专业委员会主任。他说:“城市首店经济争夺战已经向抢占高质量首店的方向发展。政策支持就是对首店首发经济的一种重要驱动,政策落地过程中还要给予首店一定的包容性,协调各种资源,提供落地的便利性,以降低品牌进入的门槛和成本。”

周长青认为,星巴克烘焙工坊落户上海就是很好的例子。落户过程中,上海市静安区发改委、规土局、建管委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合讨论解决项目用地性质的问题;区市场监管局邀请国家食药监总局等各领域专家,就开放式生产模式合规性等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现行法律规范和上海发展实际,制定了《上海市焙炒咖啡开放式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国际人才引进方面,区人社局多次协调市局、人才服务中心等,开启绿色通道。

“首店落地,是进入市场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是节点,而不是目标。要持续关注首店落地后的发展,让其在城市里扎根,才能带动更多同类、同档次的首店品牌进入。”周长青说。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布鲁诺也是首批静安消费环境体验官。他在福布斯论坛做了题目为《展望未来国际顶级商圈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他说道:“我在静安已经生活了15年,我对中国的发展非常看好,对静安的消费环境非常乐观,目前中国的消费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因为全球的价格战略不同,很多品牌在国内外有价差,所以我们(建设顶级商圈)要思考购物者到底会在哪里购买,他们会在上海购买吗?会在中国购买吗?我们做什么能为实现千亿商圈做出贡献?对未来充满信心,保持乐观,才可以将静安南京西路商圈打造为千亿世界级商圈。”

静安消费环境体验官们(受访者供图)

南京西路商圈百年蜕变:从“跑马道”到“世界橱窗”

提到静安区的商业表现,不得不提的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南京西路商圈。它位于静安区最核心的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是上海规划的国际级消费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市商业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许多消费者来到南京西路就会想逛一逛奢侈品“集聚地”恒隆广场。有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恒隆广场零售额同比大涨60%,2021年上海恒隆广场的租户零售额已经是集团香港零售物业零售额总和的2.7倍。今年1月份,上海恒隆广场当月业绩再创新高。

对于静安提出打造南京西路“千亿商圈”,上海恒隆广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是中国商业文明最活跃,消费环境最开放包容、放心便利的城市之一。而静安区作为新品进入市场的桥头堡,顶级品牌集聚地的功能仍在不断夯实,高端消费已较为完善。随着经济回暖与品牌信心稳步恢复,从今年年初起,我们已经感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上海恒隆广场将积极投身于南京西路世界级地标性商圈的建设。

“南京西路从160多年前的跑马道,已经发展成为上海首店开设、首发活动、夜间商业数字消费最为活跃的头部区域,一共吸引了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集聚,被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定位为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南京西路商圈去年全年的零售总额超过780亿元,首店数量蝉联全市商圈榜首,引进的全球首店、亚洲首店等高能级首店数量占全市三分之一。”上海市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在福布斯论坛说道。

王华表示,随着百年张园、锦沧文华等地标性载体全新亮相,南京西路商圈作为世界橱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进一步增强。全球商业发展离不开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助推,静安作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将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商务委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国际商圈发展新生态,为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静安力量。

静安区副区长张军表示,目前,静安发布了上海首个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方案,聚焦5大类,明确20条46项任务清单,旨在有效促进消费全面恢复、稳步增长、能级提升,打造国际一流消费环境。

张军进一步就实施方案解读道:其一是升级消费类企业准入准营服务。全面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健全完善行业综合许可全流程的管理制度等。

其二是促进消费市场供给,活力多元。优化进口商品通关服务,深化进口服装便利化制度创新,探索进口化妆品样品通关便利化等措施。

其三是打造上海购物创新创意的实践高地。持续优化南京西路离境退税示范街区的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保税展示交易落地,深化静安新品首发地示范区的建设,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夜间经济、露台经济发展,丰富更多消费场景。

其四是完善消费类企业事中事后的监管,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的整体效能,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的深度融合,探索信用修复便利化措施,推广实施轻微免罚制度,对市场主体的轻微违法行为及时纠正,推进柔性执法。

其五是优化贴心服务,创造安心消费良好环境。提升企业服务能级,建立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介绍,未来,南京西路作为世界顶级商业街区,将打造引领中国商业发展的新标杆、新动能,不断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不断升华全球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中国品牌集聚地的辐射引领功能。百年商街蓄势待发,静安南京西路将奔赴全国首个“千亿级商圈”新愿景,加速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世界性核心地标。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