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2家上市券商 合计斥资37亿元“买楼”
“房子不光是房子,也承载着一家人一辈子的幸福。”此前的热播电视剧《安家》中的一句台词,道出了房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代表的意义。
当前,“安家置业”也是很多企业的梦想。近年来,不少上市券商斥巨资筹备购置办公楼。从目前的规划来看,不少券商未来还有可能成为邻居。
多家券商制定购房方案
仅仅在今年3月份,就有两家上市券商抛出购置办公楼的相关方案,合计出资金额约37亿元。
3月16日,长江证券董事会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在武汉投资自建或购置办公楼,金额不超过10亿元(含土地价款、建筑安装、装修装潢、机房建设以及大楼配套设施、设备等);3月22日,中泰证券为推进公司战略布局,满足公司驻沪单位集中办公的需要,同意以公司全资子公司齐鲁中泰物业有限公司为购买主体,总价款以不超过27.35亿元(含增值税,不含其他税费及附加)购置上海绿地外滩中心办公楼。
而在长江证券、中泰证券准备购置办公楼之前,2020年6月份,国海证券董事会同意公司以含增值税总价不超过13.8亿元向开发商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购买“上海绿地外滩中心C1栋写字楼”。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国海证券已于2021年2月份办妥“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988号绿地外滩中心C1栋写字楼2-9层”产权证书,年末账面价值为12.84亿元。并且,为了持续深化战略布局,在“十三五”圆满收官的基础上,国海证券聘请国际领先的咨询公司量身制定其“十四五”战略规划。
当然,券商如此大手笔购置办公楼,与其去年优秀的业绩不无关系。2020年,国海证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5亿元,同比增长48.73%,其购房款远超去年净利润。中泰证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1亿元,同比增长20.95%,其购房预算与去年净利润几乎持平。长江证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4亿元,同比增长25.09%,其购置、自建办公楼预算为去年净利润的一半。
对于券商扎堆“买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近期流动性泛滥,虽然央行已经开始微调,但美国等西方国家继续放水,中国作为目前经济和安全表现最好的主要经济体,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中国市场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威胁,而房租早已随着经济复苏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作为抵御通胀的优质投资品就成了很多企业投资的目标。由于政府严控居住用房的价格上涨,写字楼就成了不少企业投资房地产的首选。在这种背景下,大批券商买楼或建楼就不足为奇了。”
从投资角度来看,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房产应该是券商资金运用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租金;另一方面,房产的长期收益还是不错的,所以有一部分券商,选择投资房产作为办公楼。总体来看,券商积极买房应该是出于资金运用以及经营方面的考虑。”
从长远布局来看,“自建、购置办公楼,有它独特的优势。一是集中办公提高效率;二是自建、购置办公楼有利于品牌统一,也有利于长远的战略布局。这样的企业更考虑长期性,也有利于品牌的建立。”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券商扎堆“奔赴”上海
在置业选址方面,多家券商选择“落沪”,或许是为了大力拓展上海地区业务。
就在去年8月份,民生证券将总部搬迁至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据记者了解,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民生证券总部的搬迁,旨在离资本市场更近,更好地发挥投行业务优势,立足浦东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优势,以服务客户需求为前提,稳健拓展相关业务,助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
同时,不少券商在上海地区的业绩表现也相当可观。《证券日报》记者发现,2020年,中信证券上海地区营业收入高达70.32亿元,同比暴增1563.15%,远超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区。而国海证券作为广西地区券商,在上海市目前仅有5家营业机构,去年该地区营业收入为4340.08万元。
还有2家券商有可能在上海成为邻居。中泰证券、国海证券两家“外地”券商均相中了上海绿地外滩中心(国海证券注册地为广西;中泰证券注册地为山东),若未来中泰证券置业成功,那么2家券商也会成为邻居。据记者了解,在上海“一城一带”规划下,外滩金融集聚带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据统计,在外滩金融集聚带上,落户的金融和新金融机构总数已接近700家。
有意思的是,与上述券商斥巨资买房不同的是,还有券商豪掷1.24亿元装修上海地区的“租房”。去年4月底,西部证券已租赁上海“晶耀商务广场”3号楼用作上海总部及子公司办公,为顺利实施该办公楼装修项目,经咨询有关单位,项目投资估算总额约为1.24亿元。
对于不少券商扎堆奔赴上海,赵亚赟向《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分析称:“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加速,上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金’家必争之地。很多券商去年在上海的营收大幅增加,这也刺激了一些券商加大在上海的投入。”(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