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浦兰钧IPO:亏损逐年扩大,千亿“青山系”一年“输血”50亿?

12月14日,港交所网站披露了锂电池厂商,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浦兰钧”)的主板上市招股书,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自此,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的最后一家厂商也启动了IPO。

作为“镍王”青山集团旗下首家拟上市公司,瑞浦兰钧可谓动力电池厂商中的“富二代”,但毛利率、净利率常年为负,拥有“靠山”就等于拥有一切吗?


(相关资料图)

双线并行仍止不住亏损

瑞浦兰钧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与大部分电池厂商“先动后储”的路线不同,而是在成立早期就确定了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策略。

虽然都是锂电池,但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应用场景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动力电池注重充放电功率,在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实现持久续航以及重量和体积方面的轻量化等方面具有更高要求;储能电池则更注重电池容量,尤其是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图片来源:川财证券

瑞浦兰钧的动力电池产品包括用于各类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车辆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及三元锂电池产品,下游客户包括宇通客车、东风风神、上汽、五菱、吉利商用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等;储能电池产品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下游客户包括融和元储、阳光储能等。

因此,报告期内,瑞浦兰钧的前五大客户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包生产商、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商、特种车、商务车生产商、储能设备及储能方案提供商等。

因为布局较早,瑞浦兰钧在储能方向发展要好于动力电池方向,也是目前主要电池厂商中少数储能电池收入占比更高的企业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2年1-11月,瑞浦兰钧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04GWh,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10,市场份额为1.5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仅1-9月,瑞浦兰钧储能电池装机量就达到5.9GWh,在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瑞浦兰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9.07亿元、21.09亿元及40.17亿元,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营收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88.87%、132.54%及503.52%。

其中动力电池收入分别为8271.6%、6.73亿元、9.82亿元及16.63亿元,占比分别为35.5%、74.2%、46.5%及41.4%;储能电池收入分别为1.39亿元、1.82亿元、8.59亿元及18.81亿元,占比分别为59.4%、20.1%、40.7%及46.8%。

图片来源:瑞浦兰钧招股书

虽然收入增长迅速,但瑞浦兰钧毛利率、净利率仍长期为负。

报告期各期,其毛利率分别为-5.7%、12.2%、-15.4%及-3.5%,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5327.9万元、-8.04亿元及-7.05亿元,净利率分别为-48%、-5.9%、-38.1%及-17.6%。

图片来源:瑞浦兰钧招股书

在招股书中,瑞浦兰钧表示报告期内的亏损主要由于扩大产能导致利用率低;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组合和定价战略及运营开支。

报告期内,瑞浦兰钧的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因此产能利用率波动较大,整体水平较低。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温州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6.2%、50.3%、86.4%及73.7%,2022年5月投产的嘉善工厂截至9月底产能利用率仅35.2%。

低价换市场致“流血不止”

2022年3月,以“伦镍史诗级逼空”“妖镍”“惊魂18分钟”等为标题的文章成功将瑞浦兰钧背后的青山集团推到了大众面前。

《财富》杂志2021年评选的“世界500强”中,青山集团以424.4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279。然而青山集团及其背后的创始人项光达却一贯低调行事,不常出现于新闻当中,此前旗下的子公司也无一上市。

既然如此,为何此次却选择推动瑞浦兰钧赴港上市,不少市场人士分析,或许与瑞浦兰钧“流血不止”以及仍需持续输血的现状有关。

早期的瑞浦兰钧能得以快速发展,除了“背景强大”,性价比也是经常被提到的一点。

图片来源:瑞浦兰钧招股书

报告期内,瑞浦兰钧动力电池产品单价分别为0.92元/Wh、0.54元/Wh、0.52元/Wh及0.76元/Wh。

2019年-2021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产品单价分别为0.87元/Wh、0.64元/Wh、0.65元/Wh;同期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产品单价则分别达到约0.96/Wh、0.89元/Wh、0.78元/Wh。

不难发现,瑞浦兰钧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用低价换回来的,这也导致了青山集团需要不断向其“输血”来维持。

2019年-2021年,关联方永青科技、青山集团及青拓镍业合计分别向瑞浦兰钧借款3.81亿元、4.64亿元、52.7亿元。

此外,青山集团还为瑞浦兰钧提供大量赊销,2020年及2021年,瑞浦兰钧与青山系旗下公司产生的贸易相关的应付关联方款项分别为4.94亿元、4.53亿元。

因此,报告期内,瑞浦兰钧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惊人的515.1%、293%、142.5%及91.1%。

镍王”加持也难逃原材料价格暴涨影响

2017年,正是动力电池企业大混战的高潮时期,这一年,宁德时代首度超过松下、比亚迪等,坐上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头把交椅。

也是在这一年,被称为“镍王”的全球不锈钢及镍金属龙头青山集团成立了一家动力电池企业,瑞浦兰钧的前身——瑞浦能源有限公司,开始了对锂电池的研发和制造,同步发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电网储能电池。

2020年7月,青山集团又成立了一家锂电池企业,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8月,瑞浦能源收购了上海兰钧,并于2022年4月更名为瑞浦兰钧。

背靠“镍王”为瑞浦兰钧带来了第一桶金。据悉,瑞浦兰钧的首笔订单就来自青山集团大本营温州的温州交运集团,温州交运集团还未起拉来了郑州宇通、苏州海格等商用车客户。

而在储能领域,2019年,尚处产能建设初期的瑞浦兰钧就得到了在印尼参与两个大型孤网调频储能项目的机会,当年,瑞浦兰钧在印尼的收入达到1.07亿元,占同期其总收入的46%。

要知道,早在2009年,青山集团就已经开始在全球镍储备量最多的国家印尼境内投资开采红土镍矿,并为当地带去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初出茅庐就能拿到海外大单,与青山集团的支持不无关系。

图片来源:瑞浦兰钧招股书

此外,最令一众电池厂商羡慕的,恐怕要属青山集团掌握的上游原料供应。

锂电池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通常占据较大比例,因此原材料的价格涨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池厂商的盈利水平。

而近几年,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让很多下游整车企业及电池企业叫苦不迭。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2021年,碳酸锂的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7.12万元、4.71万元及13.11万元,2022年上半年更是暴涨至46.12万元。

2019年-2021年,即使是行业绝对的老大宁德时代,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也从81.35%、78.17%上涨至84.03%。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制表:洞察IPO

相比之下,背靠“镍王”的瑞浦兰钧似乎有着不小的优势,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

招股书显示,除2021年外,青山集团并未出现在瑞浦兰钧的前五大供应商中,因此很难说青山集团为瑞浦兰钧降本究竟提供了多少帮助。

而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分别占瑞浦兰钧各期间销售成本的55.1%、67.5%、68.3%及74.3%,并分别占各期间收入的58.2%、59.2%、78.8%及76.9%,持续上升。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关键词: 报告期内 产能利用率 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