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分析2023

鳗鱼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前几年中国的鳗鱼产业主要依靠出口,现在不少企业开始拓展国内市场,通过电商、直播带货、进商超等方式,取得了不错的销量,这也让企业看到了国内市场的潜力。近5年我国年均出口烤鳗39000吨到42000吨,其中出口日本15000-18000吨,出口美国7000-8000吨,出口俄罗斯1000-3000吨。内销方面,疫情之后,不少企业也加大了内销市场的开拓,烤鳗内销数量增长至15000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中国,系统化、规模化的冷链物流产业链体系尚未成型。冷库分布失衡(目前中国冷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冷库逐渐饱和,但是中西部依然建设不足),冷库技术条件落后等方面特别是中西部广大农牧区冷冻冷藏设施较为缺乏,这些阻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水产品的销售空间。

随着鳗鱼消费走向本土化,鳗鱼在国内的烹饪方式也更加接近“中餐”。依据国人口味改良的鳗鱼火锅、鳗鱼烧烤、鳗鱼卤肉饭、鳗鱼煲仔饭层出不穷,“鳗鱼炒饭”是消费群体中的爆款产品。此外,疫情也催生国人餐饮习惯新变化。出于食品安全考虑,消费者对生冷食物选择度下降,鳗鱼类熟制品热度上升。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鳗鱼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分析:

鳗鱼也称做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等,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不但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养殖价值,有“水中人参”养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鳗鱼是一种降河性鱼类,每年秋季性成熟的亲鳗到深海中产卵繁殖。鳗苗于春季到河口附近索饵,在淡水中生长1周年,到翌年春,可长到15厘米,体重5克左右。鳗鱼性情凶猛、、好动,,趋光性强,喜流水。

鳗鱼养殖的产业链上游为鳗鱼苗捕捞,鳗鱼经捕捞后,将依次送至鳗苗养殖场、成年鳗鱼养殖场进行人工繁育,产业链中游是鳗苗的培育和成鳗的饲养,下游是鳗鱼的加工以及活鳗贸易,最后出口以及国内消费。产业链中游是鳗苗的培育和成鳗的饲养,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国,1972年,中国大陆地区开始尝试养殖鳗鱼,改革开放后鳗鱼养殖业迅速崛起,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养鳗大国。

下游是鳗鱼的加工以及活鳗贸易,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和出口国家。鳗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传统的名贵鱼类,被称作水中的软黄金,长期食用可以强健体魄,滋补养颜。鳗鱼经过加工后,贮存时间长,食用方便,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中国鳗鱼的加工量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中。

鳗鱼的养殖主要分为水泥精养池和土池两种模式。(1)水泥精养池:室内养殖,用水泥建造出大小规格均等、出水口、入水口、排污通道联通的养殖池。投入成本较高,但更为安全可控。目前以养殖美洲鳗、欧洲鳗为主。(2)土池:传统的鳗鱼养殖方式,无法排换水,依靠池底的泥土消化掉鳗鱼养殖的残饵、粪便,因此对饲料要求较高,也不允许投入抗生素和其他有害水质的药物。成本较低,但受户外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容易产生额外损失。目前以日本鳗为主。

鳗鱼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分析2023

全球鳗鱼年产量多年来稳定在20万吨左右,主要是日本鳗和欧洲鳗产量。日本鳗产量大约为18万吨,占全球鳗鱼产量的90%,其中的99%又都是养殖产量,中国是最大养殖国家,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也是主要养殖国家和地区。欧洲鳗产量年大约1.6万吨左右,养殖和野生的比例大约为60%:40%,中国是欧洲鳗养殖的主要国家,鳗苗基本进口自法国等欧洲国家。澳洲鳗和美洲鳗合计年产量大约为4000吨,大多数为野生,其中澳洲鳗有少量养殖。

我国是世界第一鳗鱼养殖和出口国。疫情以来,国产鳗鱼除了在内销市场上“大放异彩”,海外市场的开拓也并未停下步伐。据介绍,我国的鳗鱼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多元化市场开拓,出口数量逐年稳步增长。海关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年均出口烤鳗39000吨~42000吨。

国内鳗鱼产业市场的不断发展,使鳗鱼养殖进入整合发展阶段。近几年,福建鳗鱼场从1200多家升级整合到2021年时只剩不到800家,未来预计还会进一步减少。不过,总体养殖规模并未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意味着很多养殖场的规模在扩大,鳗鱼养殖场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上升。过去,家庭作坊式的养殖模式逐渐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工厂化养殖,更多的养殖场将进入更智能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鳗鱼苗至今无法实现人工繁育,苗种的稀缺性也让鳗鱼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也让不少人看好鳗鱼产业未来的市场。

想要了解更多鳗鱼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鳗鱼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关键词: 鳗鱼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分析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