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2023互联网+法律行业市场投资风险预测 未来盈利性将趋向于正常化
随着“互联网+法律”的探索,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未来或将会成为大家找律师的窗口,对年轻律师是一种机会。目前法律服务平台还是一个高利润领域,但随着竞争性不断加大,未来盈利性将趋向于正常化。
当前,互联网+法律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已经出现了诸如针对案例、法规、律师、企业等信息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估的技术与服务,以及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法律数据的提取、存储、检索、共享、分析和处理,从而帮助公检法司、律师、企业等用户提升检索效率,并进一步挖掘法律数据背后的价值。互联网+法律更为核心的作用还c在于可以帮助法律人对法律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资料图片)
2023互联网+法律行业市场投资风险预测
根据司法部的资料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老百姓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诉讼律师等问题,再加上互联网+法律行行业是刚需服务业,能够联结全国各行各业的人士,服务范围非常广阔。面对中国14亿人口、1.2亿企业,未来十年,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及市场空间将由千亿规模到万亿规模高速发展!
数据显示,全国法院受理案源超过3000万件,同比上升增加17.4%,其中民商案件达到17.6%,由于案件的持续增加,导致部分区域法律服务严重缺乏,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注册登记律所3.1万家,执业律师43万左右,中国14亿多人口,平均每3000人才能拥有一位服务律师。未来十年,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要求受到人格尊重和做人尊严的意识越来越强,中国逐渐融入了世界,世界不断融人中国。法治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国家的潮流,中国的法治化潮流同样势不可挡!未来十年的改革开放将以完善法治为主题,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企为主线,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和法律服务。
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服务机制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坚实有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法律服务成果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全面覆盖,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常需求。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法律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显示:
"互联网+法律"模式是指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之上实现的传统行业信息共享,期间由法律作为连接保障,对其线上和线下经营行为进行规范。该模式对于促进各大行业和互联网融合意义重大。在互联网的大潮下,早在2000年"互联网+法律"机构便逐步成立。当时尚未有"互联网+"的概念,但其运营的法律检索网站、律师库网站等已有了当前检索类和电商类互联网法律机构的雏形。其最原始的形态是客户在平台上提问,律师回复"请到所内详谈"。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法律机构开始呈现爆炸性增长。
从横向来看,互联网+法律行业的竞争者主要有其他不同行业的竞争者,如其他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如腾讯投资了赢了网,而微信作为超级APP,未来可能对法律服务平台流量入口的垄断,将影响互联网+法律行业企业的发展。从纵向来看,互联网+法律行业的竞争者来自于上下游行业。如上游律师人才的供给端,和分布各地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具有口碑宣传的效应,律师掌握着一手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名誉,对法律服务平台公司也构成一定的竞争。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从生产型向科技型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网络法律服务市场的盈利呈现一边倒的格局,作为需要咨询的网民一般都会选择免费网上法律咨询,他们几乎不需要支出费用,只是提高了网站的点击率而已;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会给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带来越来越大的空间和越来越多的机会。
但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一“触网”就实现飞跃。由于我国长久以来存在厌诉息讼的传统,再加上法律服务具有非标准化、知识和经验密集、市场高度分散的特点,互联网法律服务产品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市场本身教育不够、注册用户使用频次低、用户对服务期待个体差异大、后续服务环节多、服务领域分散导致难以提升效率等等。
互联网+法律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预测未来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帮助客户拨开政策迷雾,寻找行业的投资商机。报告在大量的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互联网+法律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互联网+法律行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
更多互联网+法律市场前景及现状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法律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