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焦点:2023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统计 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趋势调研

工业机器人主要包括焊接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民爆物品生产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操作机器人等。据IFR综合调研数据测算,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亿美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有望超过110亿美元。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估算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销量将达30.3万台,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13.2万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约在40%左右。


【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

2022年机器人投融资一骑绝尘——全年融资项目数达275起。其中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发生融资事件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医疗机器人领域,再而是服务机器人领域。

差异化竞争叠加率先布局高增长领域,内资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持 续提升。与此同时,从竞争格局上看,2021 年,由于疫情导致外资机器人企 业供应链受创、内资通过提供行业专机等差异化产品和整套解决方案,以及 下游客户降本诉求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内资工业机器人品牌的市场份额再 次突破 30%,至 32.8%。而随着内资工业机器人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 及对锂电池、光伏等高增长领域的重点发力,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率未来仍 将持续提升。

埃斯顿、汇川机器人出货量超 1 万台,新时达进入出货量前十强。从企 业情况看,2021 年,在内资份额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 前十名中的内资品牌由 2020 年的只有埃斯顿 1 家增加至埃斯顿、汇川技术和 新时达 3 家,并且埃斯顿和汇川技术的出货量均超过 1 万台。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和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从销量和市场规模上看, 根据 MIR 数据,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子等新兴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推 动下,2021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 25.6 万台,同比增长 49.5%;市场规 模也达到 445.7 亿元。而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仍有望持续增长,预计 2025 年有望达 45.7 万台,相比 2021 年复合增长率为 15.6%。

工业机器人行业格局来看,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全球市占率超50%,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占据。国内主要的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埃夫特、机器人、拓斯达等。

近年来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国产机器人主要替代的还是中低端市场,“四大家族”在高端市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数量波动较大,由2018年6万台先增后减至2021年的5.5万台,出口金额则由2018年的2.7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3.4亿美元。进口数量及金额则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1-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数量为14.7万台,出口金额为3.8亿美元,进口数量为9.7万台,进口金额为12.5亿美元。

从出口数量来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主要为多功能工业机器人为主,2022年1-11月中国未列名工业机器人出口数量为7.9万台,出口金额为0.9亿美元;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出口数量为6.8万台,较未列名工业机器人低出1.1万台,出口金额为2.9亿美元,较未列名工业机器人高出2亿美元。

2022年1-11月中国未列名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为0.1万台,进口金额为0.4亿美元;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为9.6万台,远高于未列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数量,进口金额为12.1亿美元,远高于未列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金额。

从进出口均价来看,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均价远大于出口均价,2022年1-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均价为25850.3美元/台,进口均价为128866美元/台。

2022年1-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金额TOP5地区分别为韩国、越南、日本、德国、俄罗斯联邦,出口金额依次为4264.1万美元、2870.9万美元、2429.8万美元、2227.2万美元、2198.3万美元。

从进口金额来看,日本为中国工业机器人最大的进口地,2022年1-11月中国从日本进口工业机器人95427.7万美元,占总进口金额的77%,从德国进口工业机器人7479.7万美元,占总进口金额的6%。

预计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2017至2022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4%。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50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金属制品、塑料及化工产品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FR统计数据显示,预计至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2024年将有望达到230亿美元。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

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工信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已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要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翻倍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翻了一番。

方案还指出,遴选有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推进工作。从目前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制造业、农业、物流、特殊环境等细分场景已经积累起了相当规模和深度的机器人应用,并有效实现了替代人工并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部分领域机器替代趋势明确,将有效缓解人口下行压力。

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同比减少85万人,未来随着人均学历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岗位将被机器人替代。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控制器,和减速机,它们也是机器人生产的主要成本,从而也成为制约机器人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经济圈,主要系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基础雄厚,吸引了国内多家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集聚于此,同时国际上的工业机器人巨头企业在此设有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通过国内外头部企业的带动,长三角经济圈的工业机器人集中度较高,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集群。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外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在70%左右浮动。其中,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电子、汽车等高端行业市场领域,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于金属加工、食品饮料、塑料等行业。其中,外资品牌的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地位稳固,2021年,四大家族工业机器人的销售份额占我国整体工业机器人市场的40%以上。

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是工业机器人三大主要部件。从工业机器人 结构上看,工业机器人主要是由减速器(RV 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控制器、 伺服电机以及本体和其他部件组成。其中,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是三 大主要部件,其成本占比也最高,分别约为 35%、20%和 15%,合计高达约 70%。而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其他零部件的成本占比分别约为 15%左右。

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 RV 减速器纳博特斯克一家独大,国内企业市场份额较低。受益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销量的持续增长,RV 减速器市场规模也持续增长,2021 年 达到约 43.0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50.7%。但是,目前我国 RV 减速器的主要 市场份额仍被全球龙头纳博特斯克占据,其 2021 年国内市场份额高达 53%。 其次是国内企业双环传动,其 2021 年的市场份额约 14%。此外,住友、飞 鸟、中大力德等企业也占据少量市场份额。

谐波减速器市场两强林立,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同样受益于我国工业机 器人产业发展,我国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也持续增长。根据 MIR 数据, 2021 年我国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为 12.1 亿元,同比增长 24.7%。预 计 2025 年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0.0 亿元,相比 2021 年复合增速 为 19.9%。而从市场格局上看,与 RV 减速器市场纳博特斯克一家独大不同, 谐波减速器呈现出哈默纳科和绿的谐波两强林立的局面。其 2021 年的市场份 额分别为 36%和 25%。此外,如来福谐波、汉宇集团、大族激光以及四川福 德等国内企业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因而内资品牌市场份额已接近一半。

在应用行业上来说,最大的应用行业在汽车制造领域,全球看占了38.7%,而国内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达35%。工业机器人在电力/电子行业这几年的应用量增长也非常快,目前已经达到了23%左右,并且这个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国内,电子产品的生产能力占全球的大概60%-70%。因此,在中国的电力/电子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会有更大的市场。

2022-202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