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模具行业市场调研2023_全球速递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传统的锻造模具技术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锻模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重要领域,我国锻模技术也在蓬勃发展。工艺创新是各行业面临的问题,锻造工艺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方向要精细化,环境友好型。精密仪器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零件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锻造工艺需要不断改进。

一、锻造模具概述

锻造模具是指一种能使坯料成形为模锻件的工具。锻造模具是模锻件生产中必需的关键工艺装备,是设备每一行程都需要使用的工具,在模锻件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资料图)

锻造模具是在锻造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模具,原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在锻模中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锻造模具可根据锻造温度的不同分为热锻模、温锻模和冷锻模。热锻模因设备的不同还可分为锤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机械压力机锻模、平锻模和液压机锻模等。在压力机模锻时需要设计加工模架,在锻造工艺过程中还需要制坯(如辊锻、楔横轧)模、切边模、冲孔模、校正模、冷精压模等,这些模具和装置也属于锻造模具类别。

锻造模具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是提高模具设计水平,采用新型模具材料,使用高效高精度加工手段,以期在模具高寿命的状态下实现锻件高精度。随着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锻造模具技术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有创新性与独特性的技术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锻造模具行业市场调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锻造行业产值为 1335.45 亿元,比 2020 年的1293.4亿元增长了42.05亿元。2016年以来,锻造行业产值累计增长290.08 亿元,2016-2021 年 CAGR 为 5.02%。

我国锻件企业在精密化、整体化加工工艺方面逐渐突破,材料应用方面,航空锻件中钛合金、高温合金的应用愈发广泛。我国的精密锻造技术在整个成形生产中比重还比较低,成形件精度平均要比国外低1~2个等级,国内企业初步掌握精密成型能力,同时数值模拟技术有望将环锻件从传统的成形精度进一步提升,精密锻件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除此之外,我国工艺生产的锻件重量平均比国外重 10%~20%,大型锻件的材料利用率一般只有 10%~15%,等温锻造工艺稳定性提升能够显著提升材料利用率。在大型化方面,随着大型锻压设备的引入,部分大型复杂异形环件的整体近净成形技术已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大型锻件能够减轻锻件结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流程。

从全球锻造行业来看,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外先进锻造企业,依靠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在锻造技术、锻造工艺和装备水平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期垄断全球大型高端锻件市场。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依靠较低的成本和快速发展的市场得以占领低端锻件市场。我国锻造业起步较晚,加之早期我国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发展路径是“重主机、轻配套”,因此制造、加工、检测工艺要求较高的零部件产量不足,质量不高,主要依靠较低的成本和快速发展的市场占领低端锻件市场。

近年来我国对装备制造业日益重视,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政策落地和市场需求推进,锻造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支柱,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行业的整体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了产品升级和技术换代,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国产化水平逐步提高,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概念开始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智能模具为代表产品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助力模具企业生产的企业,将有力支撑中国高端装备零件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十三五”的实施、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政策、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推出,都将为模具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锻造模具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分析:

从国内模具行业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16-2019年,国内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由2731亿元增长至3119亿元,CAGR为4.53%。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模具行业市场规模降至2766亿元,同比下降11.3%。

从产业链来看,模具行业的上游主要为模具钢厂商及其代理商、数控机床厂商塑料橡胶加工厂等,其下游主要汽车整车厂商、家电制造厂商、医疗器械厂商等。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编制的《全国模具专业厂基本情况》统计,中国模具制造网铸造模具约占各类模具总产值5%,每年增长速度高达25%。

这几年,中国模具制造网各模具厂普遍加大设备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制模能力,中国模具制造网模具的质量有了转大的提高。总体来说,中、小型模具的制作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大型、复杂、精密的铸造模具依赖进口的状况较大地得到改善;中国模具制造网中、低档模具供大于求,大型且要求高的铸造模进口不少;出口的铸造模量年年递增;国内商品化模具总量已经超过一半,自产自用的模具已不再占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传统的锻造模具技术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锻模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重要领域,我国锻模技术也在蓬勃发展。

三、锻造模具行业的发展挑战

工艺创新是各行业面临的问题,锻造工艺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方向要精细化,环境友好型。精密仪器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零件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锻造工艺需要不断改进。所谓环境保护,是指全面看待锻造工艺对环境和资源利用率的影响,锻造成形过程的目标应是尽量减少环境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对锻造企业来说,采购模具的周期长。由于锻造企业和模具加工企业有路途上的限制,锻造企业对模具设计制造过程难控制,模具的改进也不方便。模具材料由锻造企业选择牌号及供应商,而模具润滑剂则是由专业的生产商提供。模具设计和验证都是由锻造企业自行完成,并在锻造企业进行新模具的调试生产,验证模具结构性、锻造工艺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柔性、智能化和自动化是精密锻造设备和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品种类的丰富和行业的繁荣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传统的工艺和生产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设备和工艺的改革已经开始。此外,工艺操作过程中机械手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精锻工艺在智能方向上得到了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锻造模具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锻造模具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报告对我国锻造模具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锻造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锻造模具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报告对于锻造模具产品生产企业、经销商、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拟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我国锻造模具行业发展规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