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市场前瞻

数字金融是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服务。数字金融实质上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金融行业数字化的过程,并推动着各个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同时数字金融逐渐将发展中心倾向于金融科技产业,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更进一步地强化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并为国家的经济前景带来一定的良性影响。

发展数字金融,关键在金融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金融业应破除数字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金融科技子公司、直销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等设立为契机,探索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治理、薪酬激励等机制;应明确数字金融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大对数字金融的人才培养投入,全面推进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


(资料图片)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的广泛应用,数字货币兴起,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遇上金融行业深刻变革,产业数字金融迎来发展机遇期。同时,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是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需要。所谓产业数字金融,是以产业互联网为依托,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数据信用为核心特征的一种新型金融形态。从本质来看,产业数字金融是数字化技术和产业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通过数字化技术帮助解决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产业链情况透明化,企业底层资产可视化,帮助金融机构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成本。

当前,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还需加把劲,产业数字化技术服务和金融数字化服务还需要实现更好融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022年1月份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金融数字化。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也更明确地提出要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路线图明确之后,相关的配套制度需要及时构建和完善。同时,数字金融时代下,金融安全也须臾不可放松。在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要加快金融监管科技的应用,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筑牢风险“防火墙”。

2023年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市场前瞻

我国数字金融的兴起,与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题直接相关。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数量从2008年的不足3900万户,飞速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超过1.6亿户,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面对中小微企业的大量涌现,传统金融模式难以有效匹配随之产生的海量金融服务需求。数字金融在获取企业自身经营数据和企业人员信息方面具备优势,并能使授信流程显著提速,从而获得了市场空间和监管支持。

数字金融借助区块链智能合约、智能诚信、智能法治等功能优势,以技术理性为建立“诚信、安全”的生态体系提供保障、注入动能。加之点对点分布式的平等化,将使企业融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同时,这时的数字金融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监管”,产品和服务信任度的提升,在更好地赢得市场的同时,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得到双向保证,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再者,数字金融的良性服务还可以体现在无形资产交易更为可靠和有效、中间商差价取消、消费者也在广泛投资,等等。后面我们还会提到数字金融的大数据问题,数据共享也是服务与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数字金融的兴起,与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题直接相关。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数量从2008年的不足3900万户,飞速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超过1.6亿户,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面对中小微企业的大量涌现,传统金融模式难以有效匹配随之产生的海量金融服务需求。数字金融在获取企业自身经营数据和企业人员信息方面具备优势,并能使授信流程显著提速,从而获得了市场空间和监管支持。

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融合的高级发展阶段,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1)》认为,数字金融在金融数据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下,金融业要素资源实现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精准化匹配,进入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阶段,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数字金融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未来,数字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2-2027年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