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点!“互联网+农业”:催化中国农业品牌化道路 智慧农业市场前景分析
什么是“互联网+”?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由于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促使余额宝的出现,18天狂收57个亿的资金存款,开始抢夺传统银行的饭碗,相信过不了多久,随着网商银行的出现,传统银行将纷纷转型或倒闭,支付宝和银联联手将现金淘汰出局,现金将来只能在博物馆才能看到;国美醒来的速度太慢,等他睁开眼睛,仓库里剩下一地的悲伤,京东早已实现明目张胆的打劫;出租车行业快的和嘀嘀的疯狂竞争,开始免费坐出租,到后来给出租车司机和用户补贴,让乘客真有了当回上帝的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大家一打开快的的界面,就能看见自己的位置,还能看见附近所有出租车的位置。用户实时提出的交易需求,任何一个司机只要感兴趣就会接单。原来到火车站排队买票,累得腰酸腿疼,可如今足不出户就可以瞬间搞定;如果现在谁还去营业厅交电话费,那就太OUT了,微信或支付宝在线支付既省时还省钱。这些都是典型的“互联网+”的案例。
【资料图】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智慧农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从互联网普及率来看,2018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了59.2%,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9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8.8%,较2021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以及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预计未来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将进一步上升。
三产融合是为了解决农业产业附加值过低,是为了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所以,三产融合项目,一定要严格遵循省里“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设方向。三产融合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三产融合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使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从而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高效、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然而,随着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小以及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应用智能期数打造智慧农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农业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等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农民收入增加。三产融合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激发新型业态产生、扩大农业农村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生产在原来的种养殖环节之外,增加了农产品的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农产品的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激活了农村的沉睡资产,使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等能够抵押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农村环境的改善、农业链条的延伸,吸引了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到农村,打造了-一支新型农民职业队伍,培育了农村产业人才。
2023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分析
针对农业产业结构单薄、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实际,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广泛应用农业新技术,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变亮地种植为保护地栽培,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针对农业靠天吃饭、抵御风险能力偏弱的实际,通过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加大对农村产业科技、人才、知识、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针对农业总体效益偏低、附加值不高的实际,通过发展农村三产融合项目,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抓二产,带三产,连一产,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新的“新六产”,使三次产业的物理融合变化为化学反应,通过优化组合、结构重构,催生农村产业新业态,发展互联网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车间化农业等新业态,以及农村淘宝、产供销一体化等新模式。通过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消费升级,逐渐形成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亟需通过智慧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促进我国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尽快接近农业发达国家水平,预计2028年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75亿元,同比增长14.3%。
智慧农业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中显示,2020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平均值为8.9%,较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广义上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等五种产业形式。前瞻初步统计2021年的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9.7%,预测2022年,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10.7%,至2027年渗透率约为16.8%。
总体分析来看,目前智慧农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农业的生产环节中,主要为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上,农业数字经济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林、渔、农、畜,低于绝大多数服务业和工业行业,农业数字化转型仍相对滞后,但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农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未来智慧农业的需求将不断攀升。
智慧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是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尤其是食品供给的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一种食品从农场到餐桌,要经过生产、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食品的供给体系趋于复杂化和国际化。各国按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双向流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形成农业国际化产业链条,整体地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
欲了解更多关于智慧农业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