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铁军:全产业链协同发力创造钢结构建筑业发展新时代
“创造钢结构建筑产业发展新时代,需要全产业链的通力合作,需要培育和建立包括生产、设计、研究、服务在内的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协同发展的生态圈。”6月4日,在2023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题为《优化钢铁产业结构促进建筑钢结构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这样表示。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发展钢结构建筑不仅是推动建筑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钢铁产业和建筑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骆铁军认为,发展钢结构建筑应从四方面发力。
一是借力顺势,为钢结构建筑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骆铁军介绍,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装备技术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备快速提升钢材有效供给的基础优势,绝大多数钢材产品能够有效满足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国内用户需求。据统计,多年来建筑业钢材消费占钢材总消费比重较高,为55%,其中房地产占35%、基建占20%。近两年随着房地产增长下降,钢材消费占比降到了31%。
【资料图】
“钢结构产业作为钢铁业和建筑业的桥梁,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以及地方政府等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钢结构推广成效显著。”骆铁军指出。据统计,钢结构产量由2013年的4000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10140万吨,增长154%。2022年钢结构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比2021年增加4.5%。在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下行、新开工住宅和办公楼施工面积同比下滑的趋势下,钢结构产量仍在同比增长,但钢结构住宅10多年一直徘徊在1%左右。
二是多产业融合发展,上下游共同推进钢结构建筑势在必行。“推广钢结构是大势所趋,也是钢铁产业发展的趋势。但目前,钢铁材料、钢结构设计、构件加工、建设施工全产业链协同不足,衔接不紧密、不统一,未形成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导致高效钢材应用进展缓慢、钢结构产品经济性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加工制作焊接工作量大、质量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限制钢结构的优势发挥。”骆铁军指出了发展的问题,并介绍了协会做出的相关努力。2022年,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认可和支持下,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5家全国性协会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工作委员会,将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联合钢铁—钢结构—建筑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单位协同合作,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圈,推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按照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打通产业链堵点,推进钢结构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合作,实现钢结构用钢生产、加工制作、绿色建材配套和房地产需求端应用的一体推进。”骆铁军补充。
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启动了以“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为主要工作方向的“钢铁材料应用领域拓展计划”,把着力点放在推广住宅钢结构上,全面加强上下游领域跨产业合作,并在协会内部组建“钢铁材料应用推广中心”,以推广钢结构住宅为契入点,通过上游产业合作,结合各类重大项目,把钢结构推广的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下一步,钢协将充分借助‘全国钢建委’平台,加快组建执行机构秘书处,共同推动产业链协同融合,进一步梳理聚焦钢结构建筑推广的难点、痛点,凝聚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力量,着重培育一批龙头新型钢铁企业和钢结构建筑企业,建立完善标准化、通用化、产业化的发展环境,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贯彻科学用钢、合理用钢、经济用钢的理念,推动钢结构建筑的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节能降碳,推进全产业链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骆铁军透露。
三是整合优化标准规范,打通产业协同发展技术堵点。虽然在我国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中,已初步形成了“设计规范—构件技术要求”体系,在钢铁标准体系中也相应制定了98项钢结构用钢的相关标准,形成了通用、耐蚀、耐候、耐火、抗震、涂镀层等全系列标准,强度级别从235MPa~1300MPa的全规格材料体系,基本满足我国钢结构建设的需要,但是两个体系的标准尚未很好融合。因此,骆铁军认为,应将两个行业标准体系的整合及优化作为切入点,推进钢结构设计规范以及一批钢结构建筑专用钢铁产品标准相互融合,建立完善跨产业钢结构标准体系,促使钢铁及下游产业链的标准规范统一,实现高性能、高效能钢材和钢结构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这不仅有效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强化高端钢铁产品及高效型材推广应用,还可解决钢结构经济性、通用性问题。
四是优化钢材产品结构,促进建筑钢结构业高质量发展。“钢铁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钢结构产业已成规模,但钢材自身的诸多卓越特性在建筑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骆铁军表示,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高强钢和高性能钢材推广应用进展缓慢,使用的钢材强度整体偏低,Q235和Q345钢材占比仍然在80%以上,很少采用Q460等高强钢;钢材消费仍以板材为主,占比一直在60%以上,热轧型钢应用增长缓慢,占比偏低,仅为15%~20%,无形中增加了钢结构制造过程的焊接量和成本。
随着建筑钢结构产业的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对钢铁材料需求也在提升。钢铁行业提出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理念,骆铁军表示,要将这样的理念落地,钢铁行业应逐步改进生产制造思路,创新钢结构用户服务模式,并通过强化供给标准引领,从而推动钢材消费升级。他提出三点具体措施:一是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开发更高性能的钢结构用钢铁产品;二是推进以住宅钢结构为主的推广应用,扩大高强钢、抗震钢、耐候钢、耐火钢在钢结构建筑领域的应用;三是推广应用绿色低碳产品,主动向钢结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适应下游绿色低碳消费升级要求。
骆铁军号召,相关行业一起努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促进钢铁、钢结构和建筑业协同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