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我国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与新趋势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农村地区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为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使用营造良好环境。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如何,呈现哪些新趋势?


【资料图】

2023我国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与新趋势

我国启动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6月16日在江苏惠山、海南琼海、湖北荆门三地同时启动了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首批下乡车型近70款,将覆盖全国10多个地市县。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今年的下乡将组织电力企业、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参与下乡,提高私人充电桩的比例。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此外,还将提升适合农村地区的下乡产品。

在浙江,乡村公共充电桩主要服务城市新能源车辆下乡时的充电需求,而乡村新能源车辆,主要选择在家里充电。今年一季度,浙江乡村地区个人充电桩用电量3.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副主任 庄重:今年1到5月,江苏省的农村居民充电桩达到7万根。

从全国来看,今年1到5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14.7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同比增5.1%,私人充电桩同比增24.5%,在县域,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南的充电桩数量增长较快。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10万辆,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自2020年7月起,我国连续三年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下沉,数据显示,从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消费看,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0%、169%、87%,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销售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

在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指出,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等的衔接,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既有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条件改造,具备安装条件的居住社区可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鼓励有条件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提升新建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将智能有序充电纳入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功能范围,鼓励新售新能源汽车随车配建充电桩具备有序充电功能,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鼓励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V2G)、光储充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在充电桩利用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建设提供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用户低谷时段充电。

在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方面,《实施意见》指出,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针对农村地区消费者特点,通过差异化策略优化配置,开发更多经济实用的车型,特别是新能源载货微面、微卡、轻卡等产品。健全新能源二手车评估体系,对新能源二手车加强检查和整修,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地区市场提供优质新能源二手车。

此外,根据《实施意见》,我国将健全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体系,因地制宜利用多种手段,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严格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管理,引导充电设施运营企业接入政府充电设施监管平台,严格配套供电、集中充电场所安全条件,确保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强化管理人员安全业务培训,定期对存量充电桩进行隐患排查。引导农村居民安装使用独立充电桩,并合理配备漏电保护器及接地设备,提升用电安全水平。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1-2025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我国已建成包括521万台充电桩在内的,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但是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一大制约瓶颈,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堵点”“痛点”。对此,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逐步破解这一难题。

在建设环节,重点在公共充电设施与社区充电设施上发力。优先在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同时,加快推进农村既有居住社区因地制宜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条件改造,落实新建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持续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共享。

在运营环节,重点是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利用地方专项债券等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支撑保障能力。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对电网企业相关配电网建设放宽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推广智能有序充电等新模式,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

在维护环节,重点是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体验。完善充电设施运维体系,提升设施可用率和故障处理能力。针对节假日返乡期间充电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对充电需求集中的时段地段做好预研预判和服务保障。

两大模式助力充电桩建设

目前,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依靠当地政府支持,通过国资企业牵头,带动多家产业链企业入局齐建设;其二,车企、充电设施设备商、充电设施运营商自行布局建设,获得一定的补贴。两种方式均离不开利好政策的支撑。

相较第二种方式中企业需自负盈亏,第一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式被目前更多农村地区所采用。

仝宗旗表示,就企业而言,目前在乡村地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获益较难。因此,对于乡村地区投建充电基础设施,更多依靠当地进行规划,由国资企业先入局牵头,由地方城投、建投和交投等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先行。

近期,广汽集团和广汽埃安联合控股的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石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埃安与中石油将全面发力新能源下乡,预计2025年在农村地区建成超过100万个充电终端,助力充电桩下乡。

同时,仝宗旗提出:“当地最好针对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补贴,给予企业一定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鼓励企业下沉至更基层的乡村区域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在第二种方式中,企业自行布局建设乡村区域充电设施建设也早已开展。电王快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司充电基础设施早已布局至江西省南昌市下辖乡村地区。

该负责人表示,该乡村地区呈现出“先有充电桩,后有电动汽车”的发展模式。“最初布局时,这个乡村地区没有一辆电动汽车,后来,周边群众看到有充电桩才逐步购买电动汽车。”其介绍,目前电网快充在乡村地区自建的充电设施数量不超过20台,数量不多。

电王快充等生产商的商业模式是将充电桩等充电基础设施出售给充电设施运营商,具体投放区域则由运营商独立决定,无论乡村区域还是城市区域,充电桩生产商售出的充电设施价格均保持一致。

《2021-2025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预测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