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800只基金产品降费了 多家公司宣布 银行理财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在中国证监会8月18日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安排后,不少基金公司都开始行动了,同时,公募基金费率调整范围也正在扩大。
自首批大型公募基金宣布降费后,多家基金公司陆续跟进。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一,宣布降费的基金公司数量已超过100家,降费的基金数量超过了2800只,以主动权益类产品为主。不少基金的管理费率,从此前的1.5%下调至1.2%。
同时,公募基金费率调整范围正在扩大,从权益类产品扩大到债券型等其他类型产品。
(资料图)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杨德龙:目前,基金下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的幅度较大,有利于降低基民的持有成本。
同时,未来基金可能还会创新探索更多管理费的收取模式,更好服务基民。对基金公司来说,需要更好地做投资研究,提升业绩,吸引更多投资者认购基金。
银行理财上半年募资额同比骤降42%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同期,公募基金规模为27.69万亿元,规模超过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被反超的背后,是银行理财募集资金规模大幅缩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募集资金27.75万亿元,同比骤降42%。
理财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务的保值、增值为目的。理财分为公司理财、机构理财、个人理财和家庭理财等。
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动离不开物质基础,与理财密切相关。“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
所谓的理财也不仅仅是把财务往外投,被投资也是一种理财,不懂得被投资也就不懂得怎么更好理财。
银行理财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银行理财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2022年以来,步入全面净值化时代的银行理财遭遇考验。不过,去年末以来,随着股债资产逐步回暖,银行理财市场已呈现逐步回稳态势,产品净值也持续修复反弹。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5.03万亿,相比于2020年底的25.86万亿,小幅下降3.2%。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产品到期数量较多,2018-2021年期间,一季度产品规模相比于2020年底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中:理财子产品规模7.6万亿,占比30.4%;相比于2019Q4的8000亿,理财子产品规模增长约8.5倍。
规模大幅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产品加速发行,另一方面是由于母行产品划转。股份行理财产品规模占比约30.1%,国有行理财产品规模占比约18.9%,城商行理财产品规模占比约15.9%。
截至2021Q1,已有25家机构获得建立理财子公司的行政批复。当前阶段获批的25家机构中,国有行理财子有6家,股份行理财子有9家,城商行理财子有6家,农商行理财子有1家,合资理财子有3家。
截至2021Q1,301家商业银行存续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24504只,其中渤海银行、青岛银行存续产品数量居前;245家商业银行存续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共16732只,其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存续产品数量居前。
截至2021Q1,20家理财子公司的存续产品数量合计5334只。其中,工银理财产品数量最多,达1096只,占比20.5%;建信理财次之,产品数量共687只,占比12.9%;
其次是交银理财、中银理财以及招银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604只、596只、439只,占比分别为11.3%、11.2%及8.2%。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671万个,较年初增长18.96%。
其中,个人理财投资者数量为9575.32万人,较年初新增1508.09万人,占比99.01%;机构投资者数量为95.95万个,较年初新增33.28万个,占比0.99%。
从投资者风险偏好来看, 2022年,理财投资者整体风格更趋保守,其中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加。
截至2022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5.44%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671万个,较年初增长18.96%。
其中,个人理财投资者数量为9575.32万人,较年初新增1508.09万人,占比99.01%;机构投资者数量为95.95万个,较年初新增33.28万个,占比0.99%。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11日,全市场非现金类产品破净产品占比为9.95%,比2022年12月中旬的25.59%大幅降低了15.64%,不少产品回归到面值以上。从不同时点的区间回报看,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呈现显著回升趋势。
截至2月11日产品披露的最新净值,全市场非现金类产品近一月、近三月平均年化回报分别为4.92%和0.62%,而在2022年12月中旬,近一月和近三月平均年化回报均告负,分别为-6.30%和-1.98%。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回暖的背景下,部分理财产品大幅跑赢同类产品,收益快速增长。
比如,光大理财以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类固收资产等为主要配置方向的“阳光橙安盈系列”表现可圈可点,全系产品在过去1个月、3个月平均收益都超过3.5%。
以“阳光橙安盈2号”为例,该产品成立于2022年8月,成立后产品净值一路上涨,尤其是在债市陷入赎回负反馈之时运作依旧稳健。截至2023年2月10日净值,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达到4.42%。
2023年上半年,得益于债券市场的良好表现,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表现亮眼。据普益标准数据,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98%,环比上涨1.83个百分点。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