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绿氢制取潜力巨大

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的项目,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输氢能力2.8万标立方每小时。据悉,该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是绿氢炼化首次实现规模应用。


(相关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所用的光伏组件、电解槽、储氢罐、输氢管线等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

据公开资料,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我国可再生资源丰富,绿氢制取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氢能源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研究

氢能是一种清洁、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获取方式多样、制取和使用过程清洁等特点,已被不少国家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尤其是氢燃料电池产业,从产业规模到成本成效都实现了显著提升。

氢能是重要的能源载体,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能源主体。从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国内制氢项目投资大幅增加。据统计,2023年已有9个省份公布35个氢能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超650亿,其中绿氢项目达到7项,主要分布在宁夏、河北和江苏等风光资源优势地区,进一步推进绿氢商业化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减少交通运输碳排放,布局新能源交通方式成为各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政府助推下中国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板块将快速发展。

从氢能产业链来看,氢能产业上游包括制氢,而氢气制备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完成:1)电解水;2)工业副产氢;3)化石燃料。在这三种生产方式中,化石燃料是中国最常见的制氢方式。氢能产业价值链的中游是氢气的运输和储存,主要以三种形式进行,其中气态运输和储存是主流方式,技术成熟。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加氢站、电池,最终是氢能汽车。

氢能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来源多样、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可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运输、工业、建筑等领域。在“双碳”目标下,全球积极推进氢能发展,各国氢能政策不断加码,氢能行业发展迅速。

加快抢先布局七大能源领域细分赛道,重点培育了氢能、储能、碳固存三大竞争型前沿赛道,特别是在氢能领域,相继出台了氢能十六条、促进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实施细则等支持政策。

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氢源、氢能储存与输送、氢能加注及氢安全等。我国氢源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工业副产气制氢等;水电解制氢及变压吸附提纯氢等制氢技术与装备发展成熟;氢安全技术发展紧跟国际先进水平,高压氢气瓶和储罐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氢能加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于美国、日本及德国等发达国家,但近几年来呈现快速递增趋势;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完成,积极与国际接轨,标准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新疆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加快推进新疆融入国内国际氢能布局,推动新疆氢能全产业链集聚发展。2023年,建设2—3个氢能产业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量突破2万吨/年,推广氢燃料电池车突破50辆。到2025年,推动建立集绿氢制、储、运、加、用为一体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建设一批氢能产业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年,推广氢燃料电池车1500辆以上。

明确了新疆有序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积极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产业、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4项重点任务,从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创新人才引育、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方面提出6项保障措施。

氢能源行业报告对中国氢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氢能源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想了解关于更多氢能源行业专业分析,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