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陕西省创新驱动秦创原贡献奖 | 高月静:跑赢这场科技创新“马拉松”

科技成就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一场漫长而又艰苦的拉练,路途之上永远都有碎石沟坎羁绊。

二十年前,当高月静刚刚踏足生物合成领域时,面对科技研发的前景,她不知道这条道路是否押宝正确,未来材料能源领域能否长红。

一场个人的“启蒙运动”

从科研岗位投身到企业的科研与经营,这场转变无疑要经历痛彻的脱胎换骨,对于高月静而言,她与吸附分离技术的初次相遇要追溯到35年前(1991年)的一篇论文——《水制孔大孔白球的制备研究》,正是这篇论文,开启了她的“吸附人生”。

“此前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么有前景的领域?’,我想说不是我选择了这个有前景的领域,而是当初摸黑做出了这个选择并且坚持下来而已”。

当多年前高月静刚从新加坡回国伊始,摆在她面前的是继续做科研,还是发展企业的抉择,经过多方考量后,她决定将自己常年所学用于实践生产之上。考虑到吸附分离技术在工业领域覆盖面广,适应性强,市场前景辽阔,2001年蓝晓科技正式成立。

吸附分离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之称。随着全球变暖及各国碳中和的提出,合成生物制造无疑成为潜在的最优解之一。在“双碳”大背景下,2014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合成生物学政策新议题》报告,预测未来将有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可能涉及生物制造。

随着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吸附分离技术在盐湖提锂工艺上成功打通工业化,为下游动力电池、锂电池需求提供有力支撑,进而助力大量车企成功交付。

多年来,高月静始终在探索如何将企业所擅长的吸附分离技术有效的与国家碳中和大计相结合,为“双碳”目标的推进助力下游力量。

高月静(右一)与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工作

技术研发成熟了,接下来就是产业化。高月静回忆道,“多年前我国在吸附分离技术方面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稍微更高精一点的技术,都要看外国人‘脸色’”,这让她深刻意识到,唯有自身技术与专业基础过硬,完全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挺起腰杆做事,抬头挺胸赚钱。

“创新是技术企业发展向好的关键所在,我们不相信自己做不成。”

凭着一股子倔劲儿,她带领研发团队突破层层关卡,逐渐完成了脱盐脱色去蛋白、吸附产品、吸附杂质、层析分离、色谱分离等重重难题,开发出了一系列用于发酵液体系分离纯化的分离材料,并根据不同用途产品配套开发了应用工艺和系统装置。

“有了创新,就要生产,所有的创新都需要实现产业化运作,才能将科研成果实现价值最大化。”

也许在今天看来,吸附分离技术所衍生的电池金属提取技术、水和空气净化技术、健康医疗产业、化工、食品加工等等都稀松平常,人们自然觉得“面包本就是从超市货架上长出来的”。之所以让我们对生活生产有如此“自信”,源泉来自科研领军者们在研发创新方面的突破。

产品人才双“出圈”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营商环境持续低迷,海外市场风险重重,在如此暗流涌动下,高月静团队依旧开始以坚定的脚步探索国际市场。

经过多年的“科技提纯”,如今其在新能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节能环保等领域均取得了卓越成就。高月静认为,坚持吸附分离材料主业不动摇,有序管理多端资源,找到适合企业的发展节奏和方向,并坚定执行战略仍然是破局关键。

作为科研出身的她来说,如何将企业运转活起来,为团队匹配最好最优的战略管理模式,是她要思考的问题,为了营造更好的科研及生产条件,全面强化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股权激励与奖励制度成为了激励人才的关键举措之一。

多年来,高月静一直致力于管理层多元化,积极鼓励科技女性实现科研梦想,并持续多年躬身践行扶贫、助学、济困等公益活动。

此外,企业积极开展与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用”的实质性价值。

今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携部分师生来到企业进行参观交流,作为校友企业,高月静团队近年来所取得的发展获得了西北工业大学业界的一致好评。

西北工业大学来到蓝晓科技参观调研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我们积极打开高校学生来企业研学实习的渠道,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切实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摆在眼前,并不是像在教室里那样只有理论篇章,直观感受更加明显,也更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科研积极性。”高月静介绍道。

让科研人才的项目成果可视化,让其切实触摸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这是最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

贡献如何体现?

7月26日全省科技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进会召开,高月静等三位获奖者荣获2023年度陕西省创新驱动秦创原贡献奖。坚持“小试—中试—大试”的产业化模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成为了行业内首家创新实施“材料+设备”的总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其研发成果对于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高端饮用水和超纯水领域的破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3年,蓝晓科技的水处理与超纯化板块营收到达5亿元,增长势头强劲。

高月静表示,要向外企努力学习,促进良性发展。“未来将陆续提高市占率,力争做到保障国内市场供给,这也是作为国内行业龙头的职责所在”。

创新驱动秦创原贡献奖得来并非易事,在钻研的过程中,高月静及其团队所走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新材料的研究上,很多材料都自带“研究门槛”,瓶颈始终存在,此外还有科研成果转化市场贡献所要面临的市场环境问题,新技术效益低对创新动力和成员积极性的抑制问题,以及新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阻碍等种种问题,无不考验着他们的前进耐心。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如今蓝晓的产能和技术遍布世界各地。除了陕西腹地的生产研发基地外,西藏阿里地区生产线也于8月正式投产,北美、南美、阿根廷等地均有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等,众多技术甚至是中国独有原创技术。

“虽然这个奖是颁给我个人的,但是我一直视它为颁给我的团队的”。

在高月静看来,“贡献奖”无论是对团队还是个人,都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并且正是这些年坚定了创新的方向,赢得了如今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