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暑的“老朋友”

陶顺福(右)

昨日大暑。2020年12月,“送大暑船”活动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这历经百年的传统民俗之所以得以延续,离不开当地百姓的虔诚敬奉和不求报酬的积极参与。连日来,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造船“老师头”王冬富:

造船的手艺不能丢

大暑船,须在大暑节之前赶造完成。

走进五圣庙,记者便看到已制作完成的大暑船。8米长2米宽的蓬船通体彩绘,船缘装饰节日彩灯……大暑日,它将载着朝圣者的供品,载着全体居民的美好期盼,驶向远海,最后燃尽,以表来年风调雨顺。

王冬富是一名经验颇丰的造船师傅,今年已经70岁了。造船这活儿,他从45岁就开始接触了,这一接触就是25个大暑节。王冬富回忆,自己刚接触造船工作时完全是“外行人”,也没有师父领进门,全靠自己摸索,他还仿照旧时三桅帆船自学过画图纸。无师自通的他,愣是凭借对造大暑船的热爱,将这门自己瞎琢磨的手艺,磨得精致而娴熟。

今年的造船工作是5月11日开工的,6名工匠断断续续历时2个月,经过30多道工序,用光1300斤毛竹,终于造好了这尾五彩大船。匠人们不计报酬付出,完全是义务造船。

王冬富眉飞色舞地带记者欣赏造好的大暑船,“这是船头,船头不光要好看,还要线性流畅,这样才能飘得远;这是桅杆,船出行时要把帆布绑上去,船就靠帆远航的;这是船身,上面纸扎的金塔是附近的居民送过来的,还准备了五谷,预示来年五谷丰登;你来看看这船舱,很有意思。”记者跟着王冬富的介绍望去,小小的船舱里暗藏玄机,里面精心布置了戏台模型与居家娱乐用品模型,还与时俱进地增加了麻将桌、浴缸、小电器等模型,这些小巧精致的模型也是附近的居民送来的,供奉给五圣,祈祷五圣佑一方平安。

“这不仅是一个祈愿的节气活动,也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民俗,造船的手艺不能丢,图纸要保存好,做船要精益求精、不能马虎,我们要把他传承下去。”王冬富的话也道出了每一个大暑船匠人最质朴的想法。

第一支女子舞龙队: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每年的送大暑,舞龙这项民间传统艺术都是仪式上的重头大戏。参与送大暑的队伍中一支女子舞龙队更是格外引人注目。华丽的彩饰、繁复的造型、夸张的动作,引得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

这是我区第一支女子舞龙队。自从2018年成立以来,女子舞龙队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今年的送大暑仪式是她们的第4次“出征”。

据了解,创建女子舞龙队是星明村前书记陈红福先生的创意,在他的支持和协助下,一群身材、年龄相仿,或是同学,或是邻居,或是姐妹,或者朋友的她们自发组建了一支女子舞龙队,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0人左右。“大家积极地发动自己的亲友、同事甚至是邻居,又请来下陈的一位老先生做了指导,队伍发展得越来越好。”说到舞龙队的历史,队员何赛丹很是激动。

这支女子舞龙队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岁数最大的是负责撑龙头的林萍,虽然已经56岁了,但她的身上看不出一丝岁月的痕迹。撑龙头是一项任务艰巨的体力活,8斤重的龙头看起来轻巧,可一旦在手中舞动起来,就显得沉重无比。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舞龙头的感受,才举了一会儿便手臂酸痛。

这条小龙全长20多米,加上龙头一共有8节。舞龙对于体能的要求很高,每到一个路口一般要跑六七个大圈,所以每舞一次就要进行人员轮换,30多人的舞龙队半天下来,每个人都累得不行。

“我们都是自己学习磨合,现在掌握较好的有进龙门、出龙门、跑围墙这些基本动作。大家也都是凭着对舞龙这项民间艺术的热爱坚持下来的。”队长金玲君说。

闹湖船“老搭档”:

以陆为江,划动“艺术之舟”

一年一度“送大暑船”的仪式上,总会看到这样一群人,身着彩衣,手握绸布围成的船体,时而迤逦而行,时而疾驶飞步,穿插排列,编摆队形,进行“闹湖船”表演。

闹湖船是中国北方民间庙会表演中的一种文艺节目,又称“旱船”,演出人物两人一队进行,一人饰演乘船小姐,另一个饰演艄翁,两人随着配曲表演不同的舞蹈动作。韩雪梅和丈夫李华志夫妇就是最早把闹湖船表演引入送大暑活动的。他们自编自导,打磨动作,陆续设计出“双龙拍水”“八仙过海”“采红菱”等多个风格迥异的桥段。

“闹湖船表演的核心讲究的是节拍和步点,专业术语叫做‘踩步’,这都需要人船合一才能够表演到极致。”韩雪梅介绍道,“每一个动作、表情都需要精准拿捏,要演出坐船的感觉。”记者了解到,李华志夫妻对该艺术创作的灵感更多是来自于京剧中“秋江”一曲,如艄翁的表演要诚恳热情,洞察世事以及幽默风趣,而小姐的扮演则要乖巧懂事,羞涩内敛。两夫妻经过无数次的磨合,将神态动作一气呵成,创作出一幕幕颇具生活气息、情趣盎然的艺术表演。

自1989年开始,李华志夫妇联系工匠为其打造出两艘色彩艳丽的表演船,随后还组建了第一支闹湖船队伍。他们相伴艺术,从知天命到白头耄耋,岁月蹉跎却不曾磨灭他们脸上的热情,只要一提起“闹湖船”,他们的眼睛就发出光芒。令人遗憾的是,闹湖船队伍虽有壮大,从一开始的两艘船演变为八艘,人数也扩充到16人,但鲜有年轻人愿意尝试这个既需要戏曲功底又需神色拿捏的表演,即便愿意学习,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抢救传承任重道远。

推船“带头人”陶顺福:

这是一件光荣的事

送大暑活动的高潮是大暑船游行,这就需要“推船人”将大暑船推出庙宇,经过小巷,沿着大路推船约2公里,直至将船推到水产码头。

陶顺福是推船带头人,他可是大暑船游行必不可少的人物,引导推船方向全靠他。陶顺福今年63岁,已经有10多年的推船经验,他的主要工作是站在推船最前方,通过操控推车的把手控制前进方向。

“现在有放船的推车了,推车有轮子省力很多,不像以前全靠力气推船,一趟下来鞋子都湿透了,虽然整个推船过程要徒步将近2小时,但是大家一起参与,一起祈愿就不会觉得累。”说到推船,老陶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比较麻烦的是刚出庙时要经过一条狭长的小巷,船经过时两边仅空十几公分,必须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调整推车把手,必须确保船正正好好在小巷中央,稍微偏一点就容易撞到磕到,这是不允许的。”

陶顺福早已精心准备了活动当天要穿的衣服,他认为作为推船带头人是一件光荣的事,他的父亲曾多次给孩子们讲述送大暑船活动的传说,并殷切嘱咐他,这种重要的时刻一定要庄重得体,以示对五圣的敬畏。

舞龙“老教头”邬尚武: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必须要传承好

观看舞龙的人群里,有一位特殊的老大爷。他叫邬尚武,今年75岁,是椒江舞龙队里出了名的“老教头”。一与他说起舞龙,邬爷爷便精神抖擞,抓着记者的手如数家珍。

“我们当年啊,能上街舞龙都是一件很威武的事!”邬爷爷说,“那时候是1997年,正赶上香港回归,我们几个年轻人就组织了一个舞龙队跑到大街上去舞,几乎把半个椒江全都跑遍了。”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飒爽英姿,邬爷爷很是自豪。

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邬爷爷的这身功夫都是他通过一点点滚打摸爬练就的。由于小时候在街头看过舞龙表演,他便一直想着找机会把这门手艺付诸实践。二十多年前的那次“环城舞龙”,让邬爷爷与他的舞龙队名声大噪,更有大批的青壮年男子加入了舞龙的行列。后来在台州农民运动会上,邬爷爷还带领着舞龙队登台表演。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邬爷爷也从舞龙的前线“退守二线”,开始从事龙身的制造以及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今年送大暑仪式上的这两条长龙,就是邬爷爷参与制造的。表演舞龙的男子和女子舞龙队,也都接受过邬爷爷的培训和教导。

“舞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把它传承好的。”但邬爷爷也表示,这门手艺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现在干我们这行的,最年轻的也都四五十岁了。要是我再年轻几岁,总是恨不得自己就上了。”

腰鼓“大闹王”朱文素:

说到打鼓整个人都高兴

“送大暑船”的仪式上,除了“闹湖船”表演,自然还少不了腰鼓表演来烘托仪式气氛,打腰鼓讲究一个字——劲,挥槌的狠劲、踢腿的蛮劲、转身的猛劲以及全身的虎劲,贯通全身,给人以实实在在的足劲。

如此需要功力的表演,却是60岁的朱文素最喜欢的日常节目,她从事这项表演已有二十多年。起初想到打腰鼓是因为偶然看到了“送大暑船”仪式上的腰鼓表演,37岁的她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开始自发研究,学习腰鼓,人送外号“腰鼓大闹王”,一说到打腰鼓立马精神抖擞,腿脚麻利。

为了能够将腰鼓表演传播开来,朱文素还组织成立了葭沚街道红晚霞爱心团队,该团队在椒江文化长廊、葭沚大转盘设有两个“点位”,面向市民进行腰鼓表演的免费指导,该团队经常带领着上百人外出义演。“有时一个晚上自己要饰演五六个角色,在舞台底下不停更换演出服。”朱文素的脸上洋溢着喜悦,“这些表演不管有没有演出费,我只要有空都会去,反正一说到打腰鼓我整个人都高兴起来了!”。

每年“送大暑船”仪式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打腰鼓时神行飞动,气韵流转,将自身的愉悦通过鼓声传递给观众,用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观众。在这打腰鼓表演的二十多年里,朱文素早已将腰鼓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用鼓点点亮生活,律动生命之美。

“堂主”李佩青:民俗意义非凡,后继要有人

五圣庙内,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忙前忙后,维持现场秩序、安排人员值夜班、笑眯眯的迎接来访者,他叫李佩青,今年79岁了。从2015年开始参与统筹送大暑活动,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堂主”。

自5月中旬造船活动开启,李佩青每天和朝阳一起起床,6点不到就到了庙里,先后主持了“接圣、娱圣、请酒、送圣”4个环节,记者过去时他正在安排送大暑当天的祭典活动。

李佩青告诉记者:“这是椒江最重大的节气活动,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送大暑船活动是我们的民族特色民俗,国家也非常重视,将此项活动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民俗,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为了保证活动不断线,爷爷心里已经有了两个接手人选,“他们今年60出头,做事也有条理,民俗文化这种事还是要稍微年长的人才能做好,我们不能让自己的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时光变迁,唯有信仰与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