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全面升级疫情防控措施

升级医疗机构“三道门”管理、增加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预检分诊岗位医务人员经培训后方能上岗……针对周边省份本地新冠肺炎疫情呈上升趋势,德尔塔变异毒株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等特点。8月8日,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我市全面升级防控措施,从紧从严抓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本轮疫情来势凶猛,是常态化防控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波及范围最广、防控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一次疫情,防控形势相当严峻。当前,疫情仍在继续扩散蔓延当中,对我市的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和考验。

作为抗疫的主力军,连日来,市卫健委机关、温医大附一院、温医大附二院、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等省市各医院、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急救中心等公共卫生单位,各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相继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动员会。

据悉,我市对人员管理程序、预检分能力、核酸检测频次、院感防控工作、发热门诊管理、定点医院管理、院前转运能力、核酸检测能力等八方面实行再升级。升级医疗机构“三道门”管理,在做好查验健康码、测体温、监督规范佩戴医用口罩基础上,对所有进入诊疗区域人员查验行程卡。与此同时,医疗机构升级陪护管理,住院病区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同时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增加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重点岗位如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等工作人员每2天1次;其他岗位工作人员每7天1次。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入院时查验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与此同时,我市将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线,紧盯国外入境人员、国内风险中高风险来温返温人员、国内未划定风险等级地区来温返温人员、有症状的人员、高风险人群人员、偷渡人员等6类人员,以最快速度阻断传播链;紧盯交通站场、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养老院等特殊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等6类重点场所,以最强力度严防聚集性疫情。

此外,全市卫生监督部门将围绕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工作,开展全面排查、分片检查、市级督查三种模式,全市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对全域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等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采用辖区分片、全员出动的方式,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以及市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县(市、区)的指导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立行立改。

八项措施再升级

措施一 人员管理程序再升级

升级医疗机构“三道门”管理,在做好查验健康码、测体温、监督规范佩戴医用口罩基础上,对所有进入诊疗区域人员查验行程卡。患者前往医院就诊须提前准备好行程卡。

与此同时,医疗机构将升级陪护管理,住院病区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同时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

措施二 预检分诊能力再升级

作为发现可疑病人第一道关口的预检分诊岗位,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后方能上岗。

不设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坚持首诊负责制,确保发热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患者全部到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

措施三 核酸检测频次再升级

增加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重点岗位如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等工作人员每2天1次;其他岗位工作人员每7天1次。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入院时查验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措施四 院感防控工作再升级

个人防护措施和手卫生的落实尤为重要,同时加强对病房、门诊等区域房间的通风和消毒。

落实“两员两监督一巡查”,督促医务人员按规范穿脱防护用品。加强医疗废物的闭环管理和规范处置,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措施五 发热门诊管理再升级

进一步完善发热门诊管理,满足位置选取、“三区两通道”、独立诊间、候诊区、留观区及独立CT配备要求。强化人流、物流、空气流与其他区域严格物理隔离,落实仪器场所规范清洁消毒,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措施六 定点医院管理再升级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医学观察期患者、其他患者严格分开收治。隔离病区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措施,定点集中居住,单人单间,规范个人防护,落实定期核酸检测和日常健康申报;工作区与生活区往返应选择专用车辆接送,避免途中与普通人群交叉感染。加强医务人员关心关爱,做好排班轮休,避免长期疲劳作战导致院感风险增加;完成诊疗等工作任务出隔离病区后,进行14天封闭式隔离休养。

措施七 院前转运能力再升级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实行“集中待命、集中洗消、专班人员、专班车辆”。承担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疑似患者及发热病人等转运的专班车辆工作人员每2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他工作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转运车辆、医疗设备等按要求终末消毒。专班车辆每7天进行一次环境核酸检测。

措施八 核酸检测能力再升级

按照24小时内基本完成区域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目标,完善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工作预案,加强核酸检测工作人员配备和相关物资的储备。

记者 李杨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