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温人员实施三种健康管理措施

目前我市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情况如何?针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温人员采取怎样的健康管理措施?记者8月9日从市新冠疫情防控办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来(返)温人员社区(村)健康管理,我市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温人员实施三种健康管理措施,在此提醒从外地来(返)温的市民主动向社区申报。

暂时关停棋牌室等室内密闭休闲场所

问:温州目前疫情防控情况如何?

答: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防控办对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进一步规定和明确要求。

来温返温人员,主动配合查验登记;社区要守好“小门”,做好登记排摸和主动发现工作;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来温返温人员要主动向社区申报,登记相关信息,配合做好排查核对、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疫措施;入住宾馆、酒店的人员,要佩戴口罩,主动配合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

对于人员聚集场所,要严格落实防控规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餐饮服务、旅游会展、文体娱乐等公共场所和口岸、机场、客运车站、客运码头、火车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要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做好日常通风和清洁消毒,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集聚;严格落实落细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所等特殊场所防控措施;旅游景区要坚持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暂停聚集性室内表演活动。

景区、影剧院、娱乐场所、网吧、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等控制活动人数,避免人员聚集。暂时关停棋牌室、麻将房、桌游室等室内密闭休闲场所。

非必要不举办各类大型聚集性活动,若确需举办的,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主办单位应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格控制人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与此同时,我们倡导“非必要少出市、非必要不出省”,谨慎选择出行;确需出省的,要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动态,合理安排旅程,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所在区)和已有本地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外出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中高风险地区来温人员实行三类健康管理模式

问:我市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温人员实行怎样的健康管理举措?

答:目前温州严格做好风险等级划定地区来温返温人员管理,对中高风险地区等地来温返温人员实行“14+7”“7+7”“3+14”三种健康管理模式,其中14+7健康管理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7+7健康管理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3+14健康管理即核验3天内核酸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

与此同时,做好风险等级未划定地区来温返温人员管理,对国内省份出现本土阳性病例后,疫情发生地尚未划定风险等级时,加强主动排查,引导来温返温人员主动申报告知,要求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超750万18周岁以上市民已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

问:对于我市目前疫苗接种工作的重点和具体安排是怎样的?

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每位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生,有效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目前温州超750万18周岁以上的市民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剂次的接种。当前我市依然全力推进疫苗接种,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温州从8月1日开始开放12-17周岁人群的接种服务,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尽早完成接种,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同时,市防控办提醒市民,应当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加强家庭室内通风、消毒,尽量减少参与聚集性活动。出入医疗机构、养老院、机场、车站、码头、电影院、农贸市场、商场、娱乐场所、景区等公共场所时应积极配合体温测量、健康码和疫苗接种情况查验。要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密切关注疫情防控信息,学习掌握卫生防病知识,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 李杨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