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 努力打造水生态修复的嘉善样板
8月11日下午,嘉兴市副市长王慧琳带队来我县姚庄调研“五水共治”暨水生态修复及“碧水行动”工作,并进行座谈交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五水共治办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治水办负责人等参加。
王慧琳一行来到姚庄镇盛家湾,参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水生态修复项目工程。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水生态修复项目(一期),是嘉善东部区域水生态修复项目的一部分,整个工程占地13.34万平方米,施工内容包括1.3千米河道整治,沿河2.7千米生态缓冲带重建,2.04万平方米水下森林系统构建,新建1.77万平方米人工湿地及功能性配套设施。项目辐射影响范围约60万平方米(900亩),涵盖以盛家湾为供排水对象的农用地、宅基地、林地及沿河空地。完成了产业供水科学规划和节约化管理设施升级、农业农村废水收集与生态化处置、农田防洪排涝系统生态改造,在“五水共治”基础上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空间融合。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东部区域水生态修复项目围绕枫南大桥、红旗塘大坝、池家浜水文站和清凉大桥四个出境国控断面,开展上游支流河道水生态修复项目,包括生态缓冲带、水下森林和生态湿地建设。该项目总投资共计14870.61万元。实施6条支流河水下森林生态修复工程,修复面积8.4万平方米,修复后水体透明度不低于80厘米或河水清澈见底;建设生态湿地2处,湿地面积8公顷,其中新开河湿地出水主要水质指标优于地表水Ⅳ;缓冲带生态修复9.85公里,岸线整治2.45公里。
该项目从实现河流水生态环境改善、重建物种多样性的目标出发,采用挤占生态空间规划清退、面源污染阻控、水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改善等工程技术手段,充分依托前期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果,对主要跨境河流断面的重要纳污支流进行水生态修复,率先实现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保本逐末,稳步提升,最终实现流域水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健康运转的目标。
“我们村的水干净多了,而且之前台风天河道的水都没有漫到路上来。”村民陈阿伯说。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的开展,水系得到系统整治提升,水系畅通了,生态护岸建起来了,水底的淤泥清理掉了,姚庄镇的盛家湾开始向美丽“蜕变”,面貌焕然一新,“水下森林”青翠碧绿,岸边挺水植物随风摇曳,再力花点缀水面,形成水下和水上立体优美的景观。
在交流发言中,与会人员回顾了今年初以来的“五水共治”建设工作成效,谋划了下阶段重点工作。
近年来,嘉善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全力做好“以水兴城、以绿靓城”的文章,努力建设碧水如练、风景如画的梦里水乡。“十三五”期间,水环境指标大幅改善,全县县控以上地表水断面Ⅲ类水质占比从28.6%提高至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六年达标率保持100%;2021年时隔六年再度捧回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接下来,我县将着力实现“一张生态水网、十个示范片区、百里生态廊道、千亩水下森林”。同时,配套实施《夯实生态绿色基底建设碧水嘉善行动方案(2021-2025)》,全面开启县域水系重构、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并重的治水新阶段,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碧水河道在城市、镇(街道)、行政村、自然保留村落的四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