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 推进仙居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

新年伊始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将数字化改革确定为浙江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提出加快构建“1+5+2”工作体系的重点任务,着力将数字化改革成果打造成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数字化向来是气象工作的立身之本,从观测业务的海量数据汇集,预报业务的数字模型建立,到服务业务中各类数据的融合应用和个性化信息加工,再到气象预警信息的精准化推送,数字化是气象部门的天然属性。仙居县气象局紧紧围绕仙居县委、县政府数字化改革总体目标,以智慧气象发展为导向,深刻把握全省数字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带来的发展机遇,高水平推进“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

一、树牢数字化理念,推进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我局依托全省气象大数据平台,构建“云+网+端”的业务技术体制基本结构,推进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促进观测、预报、服务业务无缝衔接和高效协同,优化气象业务服务一体化布局,构建气象灾害精细化、高分辨、立体化监测网络。2021年新建完成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5套北斗卫星数据通讯模块系统及1套杨梅生长期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持续推进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能力。

二、提升数字化认知,深化场景式的智慧气象服务。结合气象服务对象的需求,县气象局发展以大数据分析和服务对象用户画像为核心,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深度挖掘面向农业、水文、交通、生态、旅游等行业领域的深度需求,深挖气象大数据潜在价值,提升气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今年已累计发布重要气象报告22期、天气公报7期、春运天气专报43期、抗旱专题服务33期,防灭火专题服务32期,春播服务专报7期,杨梅采摘期专题服务51期,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2期。期间发布327条预警服务短信,共190万余人次;共发布150次预警信号,包括119次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39次各部门联合发布的气象风险预警信号。

三、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气象产品制作、杨梅农业气象观测数字化转型。我局正在建立、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阈值指标和精细化评估模型,建设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服务平台,实现分类、分级的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的智能制作。积极推动杨梅农业气象观测数字化转型,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具有针对性的杨梅农业气象服务:开展冻害救灾减损走访、高温农气走访、汛期灾害走访等,构建农业气象灾害数字化模型,完成杨梅生长期、采摘期全过程气象服务工作和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工作;根据海拔高度、果园种植面积以及周边区域自动站建设等情况,构建杨梅梯度实景观测数字化网络,积累不同海拔高度杨梅抗逆性特征和致灾气象指标,为精细化服务仙居杨梅设立前哨;积极探索“杨梅老树更新复壮技术研究”,为全县老杨梅树更新复壮提供示范和数字化技术支撑,为促进仙居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气象力量。

四、围绕省气象局统一部署,打造“一库、一平台、两系统”数字化气象审批管理平台。“一库:气象审批监管信息库; 一平台:气象审批监管大数据展示平台;两系统:气象政务服务子系统和气象行政监管子系统”。平台可实现将省、市、县三级气象审批和监管事项信息的实时监控、动态分析,打造浙江“ 互联网+政务服务”新优势的总目标,实现政务服务2.0平台对接。通过平台建立了数据多跑路、基层只需跑一次信息化工作流程,减轻基层日常报表多次、多头、重复报送的负担。数字化气象审批管理平台以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一企、一档、一码、一窗”为核心内容建设,建立从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开始、到防雷装置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日常管理的全周期数字化档案库,支撑形成更加客观、合理、科学的防雷安全风险码指标体系,实现面向任意一家重点单位的防雷安全风险信息一窗可查可控。平台可实现数据与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的深度融合,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服务,同时通过驾驶舱实现驾驶端和乘客端“两端同赋能”,达到数据的双向应用、共享。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要求,结合仙居实际,全力推进仙居气象数字化改革之路,努力打造仙居气象数字化特色应用,争取在仙居气象数字化特色领域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