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亿特别国债发行 它的用途何在?
5月22日披露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将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抗疫特别国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也是时隔13年再次重启特别国债。前两次特别国债发行时间分别为1998年以及2007年。1998年,国家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而2007年,国家发行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则主要是用于购买外汇,作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来源。
对于此次对于抗疫特别国债的资金用途,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与财政赤字内增加的1万亿元结合,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简而言之,就是要保证2020年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
国债是什么?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按照经济学上的定义,它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简单的点来说,国债就是国家的债务,也就是国家向居民或者企业借款,以国家的信用为背书担保。
为什么要发行?
为什么要发行国债,说到这点,我们要先了解一个名词: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简单的来说就是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货币收入,其具体包括几个部分: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各类央企、国企的收入)、收费收入(各类非税收入,如行政罚没)以及其他收入(如捐款收入)等。
财政支出指的是是政府为履行其自身的职能所支出的货币资金,其具体也包括几个部分:薪酬支出(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退休工资)、国防支出(比如军费)、基本建设支出(比如各类大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等)、债务支出(各类贷款利息支出)等等。
如果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那么财政出现盈余没有问题,但现实中往往是财政收入低于财政支出,特别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类投建项目众多,财政资金需求众多,因此就会出现财政赤字(支付比收入多的部分)。如下图所示系我国最近几年来的财政赤字资金(2018年的财政赤字与2017年一致为2.38万亿元,2019年财政赤字2.76万亿)。
财政赤字也就是说收入不够花销,怎么办?常见的解决方式就是开源节流,节流不用多说,就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精打细算;至于说开源,当然是增加各类的收入,但这个增加是缓慢的,比如税收收入,要全国的经济上去,经济增长,才会带动税额增加,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的解决方式有两个:一是加印钞票;二是发行国债。理论上来说加印钞票是最便捷的方式,但是如果国家无限量的加印钞票,那么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财富缩减,一旦发行过量,甚至可能产生如同津巴布韦币的后果,没人愿意相信货币,使用货币,而是转而支持以物易物,所以说加印钞票是饮鸠止渴。
举个例子:在一个固定的时段内,一国的市场上流动的商品总价值是相对固定的,比如M国当前市面上商品价值总计工共10万亿元,M国政府此时发行10万亿的货币,那么商品与货币是等值的,此时1元货币=1包方便面,张三拥有1000元货币可以购买1000包的方便面;如果M国政府发行20万亿的货币,此时市面上的货币是商品价值的2倍,市场上就会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变成了2元货币=1包泡面,而张三的资产无形之中被缩减了一半,他拥有的1000元货币变成仅可以购买500包的泡面;超发的越多,贬值的越高,比如超发的是100万亿货币,那就变成了10元货币=1包泡面,张三的资产缩减为十分之一。对于民众而言,持有货币就是在无形之中流失自己的财富,所以一旦超发货币严重,很多人会选择抛弃货币,而持有实物,市面上会变成以物易物的结局,没有人在信任货币。所以说适量超发货币可以,但是不可以大量的超发。
国债则不一样,在国家需要钱的时候,并不是增发货币,而是通过国债的形式,以债务的形式,将民众手中的资金转移到国家的手中,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上的货币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所以货币不会贬值,商品的价格也不会飙升。
可以买吗?
答案是当然的,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背书的,所以说国债也是市面上最为安全的投资产品,比定期存款更高,更为关键的一点国债的利率一般会比同期四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略高一筹(比如目前三年期的国债利率为4%,五年期的国债利率为4.27%),之所以略高于一点,主要是为了国债可以顺利发行,因为国债发行是在特定的时间以及特定的渠道发售,其投资的渠道便捷性相对不如定期存款,所以要在其他方面有突出的优势。
此外,对于国债,推荐购买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其流动性上相对定期存款也有优势,如下图所示系国债提前支取的计息规则,虽然在利息上也有一定的损失,但是除了持有期在6个月以内的,其余期限上国债提前兑付的利息损失都会低于定期存款(大额存单例外),所以说,对于保守的投资者而言,国债是一款既有安全性,又有收益性,还兼具流动性的一个好产品,值得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