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暴跌 A股“端午魔咒” 成必然?
虽然此前中国股市连续碎步攀升似乎有化解“端阳节魔咒”的欲望,但不巧的是小长假期间海外政经形势加速失控引发资本市场连续暴跌。市场人士指出,节后A股将开启新一轮大跌行情,但7月份有效跌破2500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新股扩容加速
限售解禁高潮来临
6月18日至24日,央行用连续逆回购的方式取代了市场普遍预期的降准,先后累计开展了8000亿元逆回购操作,5天的逆回购操作规模已接近一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的资金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投放流动性的同时,证券市场收紧流动性的征兆也愈发明显。继上周证监会同意+通过了9家IPO(新股首发)打破近3年最高纪录后,节前短短2个交易日(23-24日),证监会就一次性同意+通过了9家IPO。两周合计18家IPO获得同意+通过,继续打破了3年来的最高纪录。
除此之外,限售股解禁大军压境。7月份A股市场即将迎来全年限售股解禁高峰,共计196家公司面临解禁,解禁市值5368.93亿元。2020全年解禁市值共计39500亿元,解禁数量达2876.9亿股。而即将到来的7月,就达到了解禁市值5368.93亿,涉及196家公司面临限售股解禁,位居年内第二。尽管限售股解禁不等于一定会减持,然而在创业板为首的新经济题材股过去21个月平均涨幅翻倍的情况下,巨额限售股解禁引发的减持担忧所带来心理层面的压力不能不说是一大隐患。
“端午魔咒”
不是偶然是必然
自2008年“端午”成为法定节假日以来,除了2009年外,几乎每年端午节前后5个交易日,A股市场多多少少会出现一波下跌行情,且多数是“千股投江撞跌停”的“大跌”“暴跌”走势,因此被市场人士称之为“端午魔咒”。随着小长假的结束,消息面风声鹤唳使得“端午魔咒”有再度爆发的危险。那么,为何“端午魔咒”屡屡成真呢?
“多方面因素导致端阳节魔咒屡屡应验。”银河证券江南大道总经理唐贺文对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表示,“实际上,端阳节魔咒并非2008年以来才有,而是一直存在着,不分牛熊,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通常情况下,端阳节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而这属于上半年收尾阶段,是各行各业进入结算的高峰期,因此金融机构大规模投放资金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投放也难以对冲流动性趋紧的压力。第二、国内的产业政策在一季度出台后,二季度逐渐进入落地和观察阶段,对资金面的实际需求很可能大于产业政策出台时的规划,越临近端阳节,越接近上半年结束,需求越强烈。第三、6月中下旬,市场会逐渐关注半年度经济工作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令投资者情绪不稳定。第四、端阳节前后通常是大量限售股解禁的高峰期,以及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实报前的预热阶段,大资金往往会提前做出比较悲观的预期……其实,这些因素总结起来,影响最大的还是资金流动问题。由于这些不利因素或者说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因而让主力资金不敢放手做多,甚至多翻空,故‘端阳节魔咒’也就顺理成章了。”
节后很可能开启
新一轮下跌行情
“节后确立新一轮下跌行情的可能性很大。”华龙证券新华路总经理邓丹对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表示,“节前讲到,22日和23号上证指数阴十字星与光头小阳线形成了‘骗线’组合,24日尽管继续收阳,但实际上是23日的延续,无法从根本上打破‘骗线’的本质。况且,24日沪指在有能力突破22日高点的情况下而没有突破,说明行情主角转向了空方。长假期间,新华A50没怎么下跌,并不等于节后A股一定安全,原因在于新华A50只能代表极少数蓝筹股,蓝筹股也许会护盘制约沪指的跌势,而护盘却会分流题材股的资金。综合分析下来,预计接下来股市将以‘主板阴跌为主大跌为辅,小股票大跌为主阴跌为辅’的走势,关注上证指数6月1日上跳缺口的回补方式。投资者在操作上,规避这两年涨幅较大和短期脉冲而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以及那些可能业绩爆雷的股票。”
‘端午魔咒’后
或见中长期底部
“市场风险显而易见,但连续暴跌的可能性不大,2500点在7月份被有效跌穿的可能性为零。”富鼎资管经济学家李维夏对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表示,“从季线图上看,三季度将会诞生120季均线,意味着三季度是个重要的变盘点。若三季度乃至下半年要想走好,则理论上必须有个深幅下探的动作,这个动作有可能会促使上证指数去回补2531点和2515点上跳缺口,从而形成大级别的‘下降楔形’(多头形态)来夯实底部。所以投资者不要被‘端午魔咒’吓破了胆,历史上‘端午魔咒’后见到中长期底部的概率也不小。操作层面,可轻仓关注农业板块有多大的避险作用。”(记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