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走在全国前列
中新网广州3月17日电 (唐贵江 郭婉华 冀争峰)记者17日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通报显示,广东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整体较高,优势突出,全国排名居前。
在全国参评的430个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前30的开发区广东有8个,参评的国家级开发区土地供应率、工业用地率比全国开发区平均水平分别高约0.7%、12%。
工业用地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12%
此次自然资源部通报的国家级开发区2020年度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监测统计的数据更新时点为2019年12月31日。全省自愿参评的国家级开发区共31个,参评率约为97%。
在土地供应水平上,广东全省参评的国家级开发区共有可开发建设土地3.26万公顷,土地供应率达93.38%,比全国开发区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从区域看,珠三角、粤东、粤西片的土地供应率分别高出国家平均水平1.86、2.17、2.88个百分点。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土地供应率是指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与已开发土地面积之比,反映了开发区已达到供地条件土地的供应情况,可以用来表示开发区土地的利用程度和供应效率。
另经统计,全省参评的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综合地均税收分别为11568万元/公顷、1588万元/公顷、1106万元/公顷,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9倍、2.34倍和2.05倍。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省内最高,其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综合地均税收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1.48倍、3.02倍和2.51倍。
广东福田保税区位居榜首
此次参评,广东福田保税区还从全国参评的430个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位列榜首。排名前30的开发区广东有8个,这8个开发区分别为广东福田保税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保税区。
位列参评第1名的广东福田保税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接壤处,用地面积140.41公顷。自199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福田保税区充分发挥地缘和政策优势,以国际贸易为龙头、仓储物流为基础、交通通讯为保障,大力发展先进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相应发展金融、信息、商品展示及商贸服务业,已成为深圳市改革开放的超前试验区,最富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按国际惯例运作的综合自由贸易区。
截至目前,福田保税区已完成全部土地供应,土地开发率和土地供应率均达到100%;已建成建设用地面积137.31公顷,占全部土地面积的97.8%;全区综合容积率1.9,工矿仓储用地综合容积率达到2.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田保税区2019年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达到31373.28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6325.18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收入168427.13万元/公顷,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广东推动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优势突出,对资源要素的需求持续维持在高位。2月7日召开的2021年广东全省自然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大力推进“双高”示范省建设,推动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促进开发区土地利用上,广东将大力支持盘活利用存量低效工业用地,以产业链为纽带,集中布局相关产业生产、研发、供应、上下游产品服务项目及公共服务项目,支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开发区扩区发展,引导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
此外,广东还加强用地供后监管,探索实行产业用地“带项目”“带方案”“标准地”供应,强化产业绩效评估和土地退出机制,建立工业用地供需服务平台,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探索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情况与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安排、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等工作相衔接,助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