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投资52亿元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中新社天津4月15日电 记者15日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打造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已于4月1日经天津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天津市将全力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

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规划占地面积2800余亩,分为历史名镇、元宝岛、文化学镇等三个板块,总投资52亿元人民币。

天津市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介绍,该项目借鉴雄安新区模式,聘请国际国内顶级团队进行设计;在规划完善过程中,放到立足国家战略和服务京津冀发展的格局中来谋划;不搞政绩工程,不搞房地产开发,不搞过度商业化,全力打造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建筑的胜地、文化交流的平台、文化消费的场所、市民乐活的家园。

白凤祥说,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确定文化价值着力点是漕运文化、年画文化和赶大营文化,并将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比如,规划设计的中国年画博物馆、崇文书院等都是对杨柳青历史文化的反映。

与此同时,坚持保护优先。挖掘保护好考古勘察过程中发现的800余座古代墓葬群,作为研究古代大运河的考古实证。并通过研究历史典籍,梳理杨柳青古镇形成过程,确定河道范围、渡口位置、历史街巷格局,不断恢复古镇的历史空间格局。按照“留古、承古、扬古、用古”的原则,采用明清古建筑形式,充分展现古镇的历史风貌。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天津市文物局局长徐恒秋称,该局高度重视西青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的考古工作。2020年3月至6月,曾组织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杨柳青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小镇两个项目的考古调查,共勘探发现宋代至明清时期古墓葬845处;9月至11月,对杨柳青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工程区域内的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119座,出土瓷罐、头饰、陶钵、镇墓砖瓦、钱币等明清时期文物360余件。

“出土物以陶瓷器为主,南北窑口兼备,这些实物的出土有力证明了天津在历史上作为南北货运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交流融合。”徐恒秋表示,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对丰富和深化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