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

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抢收稻谷。

装满稻谷的收割机开到机耕道边通过出粮口卸出,等待转运、晾晒。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翅膀。近年来,我区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有力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喜看稻穗千重浪,最是好景秋收时。进入8月以来,全区39万亩水稻陆续开始成熟,来自各专业服务队的收割机开进各镇街田间地头,成为秋收中的“主角”。

在我区梓潼、柏梓、双江、崇龛等广袤的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水稻的繁忙景象,来自本地和外地的收割机助力稻谷收割,给农户带来了极大便利,农机“一条龙”服务模式成为秋收时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龙形镇经堂村,一台台水稻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黄的稻田里来回穿梭,帮助农民兄弟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随着收割机齿轮的转动,谷粒、稻草有序分离,收割过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随后,装满稻谷的收割机开到机耕道边,饱满的谷粒通过出粮口自动装入早已等候在此的农用车厢中,转眼的工夫,稻谷就全部收割完毕,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忙着转运、晾晒粮食的丰收场景。

像这样的机收工作,全区39万亩水稻预计9月初就能完成收割。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采用人工收割很累,并且一天只能收割七八分地,效率很低。如今使用现代化的收割机后,不但减轻了劳动力,而且一个小时就可以收割三到四亩,比人工的效率高多了。

“机收稻谷就是好,省时省力又省钱。”大佛街道水稻种植大户陈长剑说,请人力收割的成本每亩要花四五百元,而机收只需要八九十元,最多的也只有一百元左右。机收已成为我区种粮农户的首选。

不仅如此,我区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不仅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翅膀,而且有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在大佛街道金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稻田里,农机手熟练地将秧苗摆放在插秧机上,插秧机来回穿梭于稻田间,不一会儿,便织出一幅幅以秧苗为主元素的绿色画卷。

“机插秧的最大好处就是增加水稻窝数和产量。”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机插秧每亩可插秧苗1.2万窝,亩均产量可达650公斤,而人工插秧每亩在9000窝左右,亩均产量只有500公斤。此外,机械插秧所发挥出来的工效高、成本低,受到广大农户的一致称赞。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这在北方粮食主产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对地处丘陵地区的潼南来说却是稀罕事。今年5月,在群力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周边的村民都跑来看机收小麦,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眨眼的工夫,一块麦田就收割完了。村民们连连感叹:“机收小麦好又快,省力省钱真不赖。”说起机收的好处,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机器换农人,种地更轻松。在潼南,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是水稻、小麦,还有油菜、蔬菜、玉米、高粱、绿豆、柠檬等种植也实现了机械化,农民种地真是轻松+愉快。

近年来,我区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定位和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科技支撑,整合农业资源,探索绿色增产模式,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千百年来,农民手握镰刀、锄头、犁耙,像虔诚而又谦卑的乞食者,面朝脚下这片土地“刨食”,重复着“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庄稼抵一年”的农耕生活。这样的生活看似简单、平静,却充满了艰辛与苦涩。

潼南发展日新月异。如今,这种用牛拉犁耕田、用锄头翻土平地的艰辛而又苦涩的劳作景象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耕田不用牛,插秧不弯腰,管护不用手,收割不用刀,处理不要晒,运输不用挑”的农业机械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