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老兵宣讲团:以红色基因赋能“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猫耳洞吗?你们知道夹在石缝间无法站直身子,蚊虫横行,白天温度超过40度,晚上寒气逼人的哨位上长期坚守是什么感觉吗?纵使全身赤裸、各种皮肤病和传染病肆虐,但手里的枪必须握紧,因为身后是祖国!”近日,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宋志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宁夏西吉县第七中学的礼堂内讲述起曾经的军旅故事。
这是宁夏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的一个场景。宋志强和其他7位老兵是宁夏老兵宣讲团的核心成员,他们中,有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有身残志坚、向光而行的“最美退役军人”,也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兵支书”。此次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也是一次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他们带着使命走进校园,用亲身经历为青少年诠释“忠诚、担当、奉献”的深刻内涵。
“爷爷,那时候怎么打敌人的?”“爷爷,打仗的时候要开坦克吗?”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小太阳幼儿园,一个个稚嫩的童声围绕着宁夏老兵宣讲团成员马仁武。马仁武用朴素直白的语言讲述着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和退役后进入公安部门奋战在一线的点滴经历。“只要上了前线,进入阵地,就早已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只要枪在手里,就什么也不怕!”马仁武说道。
“您后悔上战场吗?”“如果现在国家需要,您还会冲上一线吗?”在永宁县回民中学的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提问。“后悔?当年我们一个连的战友,有三分之一没能回来。但要是重来一次,我们还是会拿起枪!”曾参与老山战役的二等功臣老兵陈河指着身上的一枚弹片伤疤,声音颤抖,“这伤疤是‘勋章’,它告诉我,今天的和平多么珍贵。”话音未落,操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北方民族大学,老兵王欢收获了许多“粉丝”。服役时他多次参与抗洪救灾、出国维和等任务,退役后放弃安置工作,白手起家创业,带动350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王欢的事迹让台下学子充满敬佩。“他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明星’。”一名大学生激动地说。
此次“开学第一课”活动覆盖全区百余所中小学,近5万名师生通过线下参与或线上直播方式参与。银川市兴庆区景岳小学负责人表示:“这是打破传统说教的思政教育创新,老兵们的故事是活的教材,他们的精神是看得见的价值观。”
据了解,为确保红色教育常态化,宁夏建立宁夏老兵宣讲“十进”机制(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进党校课程、进红色景点、进纪念场馆),分级建立老兵宣讲队,培树宁夏老兵金牌宣讲员,打造系列精品宣讲课,不断丰富宣讲产品供给,在全区建立24个“少年军校”、6所全国“八一爱民学校”。目前已有39所学校被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18名宣讲员被聘为学校思政教员。
今年,宁夏将结合七一、八一等重大节日,清明、全民国防教育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学生“入学季”、部队“征兵季”、军人“退役季”等重点时段,在全区开展宁夏老兵巡回宣讲“十进”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