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视野】央媒省媒看济宁⑤ | 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济宁领航内河航运
2022年,济宁市聚焦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整合港口船舶资源,形成港口吞吐能力4270万吨,船舶运力630万载重吨,开通集装箱航线9条,省内首条江河海多式联运航线直达福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让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级媒体纷纷把镜头聚焦济宁,走进奔腾不息的京杭大运河,感受济宁内河航运的独有气概,讲述济宁市现代港航物流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依托黄金水道优势
龙头港口二次蜕变
2022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01版、人民日报海外版01版刊发《智慧港口运转高效》。“港口岸桥、场桥、无人集卡等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操控,采用光纤+5G的双路由通信控制模式,配置3D箱区扫描、集卡引导识别、高精度定位等先进系统,保证人、机、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之间高效交互,可实现1个司机同时操控4台轨道吊作业,作业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8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2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客户端点赞济宁能源龙拱港,依托黄金水道优势,重点打造“智慧化集装箱示范港”,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水路内陆无缝连接的二次蜕变。
梳理一年来央媒、省媒对济宁的报道,“现代港航物流”“港产城融合”成为重要的关键词。在当前辖区内航道里程1100公里、居全省第一位的航运优势下,济宁全力支持济宁港航发展集团不断拓展“朋友圈”,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元大产业。从2020年开通济宁首条集装箱航线,到梁山港开通济宁港至武汉、太仓(上海)、南京、淮安、连云港的定班制集装箱航线,再到济宁港航钢铁物流打通北钢南下、南钢北运新通道,实现对运河沿岸乃至长江沿岸市场的辐射。2022年济宁能源整合港口船舶资源,形成港口吞吐能力4270万吨,船舶运力630万载重吨,开通集装箱航线9条,省内首条江河海多式联运航线直达福建。
2022年8月11日,《经济日报》刊发文章《济宁港航梁山港公司充分发挥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启动港产融合“主引擎”》详解了济宁港航梁山港以“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贸易,不断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宏伟蓝图。梁山港是山东煤炭保障供应的主力军,也是连接西部煤源产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港口物流枢纽。通过“公路+铁路+水运”多式联运,产自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从瓦日铁路运到梁山港,再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南方……
报道指出,随着梁山港生态圈不断扩大,带动了周边钢铁加工、集装箱制造等产业集聚,逐渐形成港产融合发展。钢铁物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今年正式投产,拥有5条高强钢加工生产线,具备年加工能力50万吨,形成以钢材运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现代港航物流作为济宁“三大突破”战略之一,赋予千年运河新的使命。2019年12月,济宁市委市政府立足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独特优势,站在“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的角度,作出“以济宁能源为主体,以梁山港为龙头,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全市港航资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逐步拉开了济宁港航产业大发展的序幕。
2022年6月份,山东省发布《现代物流网建设行动计划》。在这份《行动计划》的项目清单中,济宁能源梁山港山东京杭多式联运中心、龙拱港山东京杭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两个项目“榜上有名”。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以战略之举狠抓现代港航物流,在打造多式联运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上求突破。而梁山港和龙拱港这两个项目,恰恰就是济宁现代港航物流版图中的两个关键点所在。梁山港强调的是多式联运,可谓无缝隙对接,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更加低碳环保;而对标了青岛港、日照港的龙拱港,因采取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方式,更具前瞻性,在内河航运中将起到引领作用。
“软硬兼施”赋能航运
港航经济逆势上扬
促进京杭大运河航道的发展,基础设施需先行。过去的一年中,与港口配套的航道设施同样发生了蝶变。京杭大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湖西航道(下级湖段)改造工程已交工,达到二级通航标准,通航船舶吨位由1000吨级提升至2000吨级,开通济宁—上海、广州、南通等12条集装箱航线,实现通江达海的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格局,助力山东省以济宁为核心的“一纵三横”航运主骨架建设。
“日前,山东梁济运河实现2000吨级船舶满载通航,这标志着京杭运河具备2000吨级船舶满载航行条件的航道再次向北延伸近57km……”2022年3月1日,央视晚间新闻报道了《山东梁济运河实现2000吨级船舶满载通航》。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京杭运河上船舶的位置、航速,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拉的什么货,以及船舶长、宽、吃水等基本情况。”《大众日报》2022年5月22日刊发文章《北煤南下缘何借道济宁》从区位优势、配套产业、航道提档升级等方面深度解读了济宁市现代港航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从报道中可以得知,智慧港航项目总投资2.6亿元,融合电子航道图、沿湖光纤,接入辖区45家港口、7座船闸、7300余艘船舶、177处航道视频,连通航道沿线AIS基站、雷达、航标、水位、气象等设备信号,实现了主航道以及港口、船闸、船舶可视化在线动态监管。无论是航道升级,或是科技赋能,济宁发展内河航运厚积薄发,借势国家、省振兴内河航运的机遇,打造带动沿河产业带兴起的“黄金水道”。
同年12月2日,大众日报又以《山东首次河江海联运成功 京杭运河—长江—东海,梁山港96标箱化肥经马鞍山港运抵福建》为题,对济宁打造“公铁水海空”多式全国联运交通枢纽城市点赞。在12月12日的报道中,《大众日报》报道济宁能源龙拱港成为全国内河航运首个实现智能水平运输常态化的集装箱港口。
2022年,包括《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山东卫视在内的多家央媒、省媒持续关注济宁内河航运发展。其中包括CCTV-13《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江河奔腾看中国”系列;人民日报2月17日刊发整版文章《南四湖治污记》,分别点赞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2年7月30日,山东卫视新闻联播《济宁:放大区位优势 打造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又以3分41秒的时长专题解读济宁市集中打造“公铁水空海”多式联运全国交通枢纽城市的卓越成效。
《光明日报》的文章中这样表述如今的济宁市现代港航物流产业:“明清时期,依仗于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深居内陆的鲁西南地区却可通达四方,加之镶嵌于鲁苏两省交界处的北方最大淡水湖加持,这里被称之为北方内河航运枢纽当之无愧。现如今,作为鲁西南地区领头羊的济宁,正在上演一场关于港产融合、水陆路陆交织发展的现代物流蝶变。依托黄金水道优势,老牌煤炭城市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走上了绿色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统计,济宁港航产业预计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5600万吨,同比增长21.7%;集装箱吞吐量5.6万标箱,同比增长100%,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省第5,全省内河首位,高于省内的潍坊、威海等沿海港口,超越徐州等省外发达港口,港航经济逆势上扬。下一步,济宁能源将深耕东部沿海、长三角、长江沿线等区域市场,拓展煤炭、建材、金属矿石、钢铁、粮食、农资新的贸易链条,开展大宗商品进出口业务,稳步推动增产增供,构建更完备、更高效、更优越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 央媒省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