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用回收碳纤维》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4月7日,由扬州大学主编的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用回收碳纤维》(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江苏镇江召开。全国碳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佳庆,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邓社军,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王玉梅教授,西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京,以及来自碳纤维、建筑、市政、交通等行业专家组成的编制组成员参加会议。

编制组成立会由标准主编人杨鼎宜主持。邓社军代表主编单位致辞,感谢全国碳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各地专家对《标准》编制工作的大力支持,学校作为主编单位将全力支持做好相应工作,促进标准制定工作顺利有效开展。钱京讲话指出,碳纤维国产化正处于新一轮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标准化工作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的保障作用。王佳庆强调要加强对标准编制的管理,严格执行标准的编制进度计划安排,保证标准编制技术水平,更好发挥标准的行业引领作用。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王玉梅教授做《回收碳纤维国际标准化工作最新进展》主题报告,从“国际环境”、“碳纤维的循环经济”、“回收碳纤维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三个方面给介绍了全球大环境下,回收碳纤维综合利用的必要性,阐明了制定回收碳纤维相关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西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京做《碳纤维史及生态展望》主题报告,从碳纤维的发展历程到碳纤维的生态展望,展示了碳纤维的全生命周期的愿景。《水泥混凝土用回收碳纤维》国家标准的制定,能为碳纤维生命环的闭环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次工作会议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永泉主持。会上标准主编人杨鼎宜汇报了《标准》的编制背景、调研工作、验证试验工作和进度计划。与会专家就《标准》主要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标准》编制大纲。

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碳纤维的回收及再生利用成为其生命周期重要的一环。回收碳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不仅兼具环保价值,亦契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战略。《标准》的编制对提升我国碳纤维的回收利用率,促进水泥混凝土向高性能化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