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打造螺旋藻全产业链

原标题:

鄂托克旗:打造螺旋藻全产业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孟瑞林

沐浴在晨曦中,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犹如一片蓝色的湖泊,数千座长约110米的跑道式螺旋藻养殖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肉眼一般不可见微藻正在水中孕育。

螺旋藻又称蓝藻,肉眼一般不可见,在显微镜下观察为螺旋形,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活性物质。螺旋藻适应能力强,生命力旺盛,距今已有35亿年的历史,最初生长于热带高温的碱水湖中。1995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乔辰带领的螺旋藻课题组在鄂托克旗的碱湖中发现了中国自己的螺旋藻藻种——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藻种。

中国螺旋藻产业知名专家胡鸿钧教授指出,天然钝顶螺旋藻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螺旋藻,蛋白质在所有螺旋藻中含量最高,而且是唯一含有脑黄金(DHA)的优良藻种,这在国内外还尚属首次发现。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独一无二的藻种,质优价廉的生产条件是你们所独有的三大优势,无论从单产水平还是产业化水平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胡鸿钧曾为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题词:“中国螺旋藻产业的希望”。

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世界首位。

2009年,鄂托克旗投资3.2亿元,开建总占地面积12400亩螺旋藻产业园区,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中国藻都”,并提出向“世界藻都”进军的构想。

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位于北纬39度螺旋藻黄金生长带,年日照平均超过3000小时,阴雨天少,有利于藻的光合作用,适宜于螺旋藻养殖;且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特别有利于蛋白质等物质的积累,园区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无污染企业,该区域是发展螺旋藻产业的优良地带。

2013年,鄂托克旗螺旋藻园区生产藻粉产量1952吨,成为国内螺旋藻主要生产基地,园区的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世界首位。

2020年,鄂托克螺旋藻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去年,园区生产螺旋藻粉达5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生产螺旋藻片400余吨,藻蓝蛋白粉80余吨。”鄂托克旗农牧局副局长、螺旋藻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郝贵斌介绍,作为全球最大的螺旋藻规模化产业集群养殖基地、全球主要的螺旋藻粉和藻蓝蛋白粉出口基地,不仅产能在全球独大,产品质量也得到国外客户高度认可,70%以上产品远销到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全产业链

为把螺旋藻的生产效益和保健功能发挥到最大,近年来,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把研发重点放在螺旋藻全产业链的打造上,活性物质的提取和转化上。

走入内蒙古蓝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玉慧打开了一瓶矿泉水,拿起桌面上的一碟蓝色粉末,熟练地往矿泉水里添加了几小匙。眨眼间,矿泉水瞬间变成了蓝色,并泛出晶莹剔透的蓝色荧光。

“请喝这瓶保健水。”“80后”张玉慧笑言,并将变色后的矿泉水递给记者。她说:“这蓝色粉末就是从螺旋藻粉内提取的藻蓝蛋白,它是螺旋藻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营养成分,作为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染料等领域。”

内蒙古蓝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园区内一家以藻蓝蛋白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藻蓝蛋白提取技术,1项核心发明专利及15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生产,填补了螺旋藻园区深加工产业的空白。

2018年,内蒙古蓝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藻蓝蛋白获得欧盟及美国NOP有机认证,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依据。目前,公司年生产藻蓝蛋白60吨,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藻蓝蛋白生产和出口企业。

“藻蓝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蓝藻细胞中的光合色素——藻蓝素的色素蛋白,在螺旋藻中的含量高达10%—20%。”鄂托克旗螺旋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忠介绍,藻蓝蛋白还具有荧光特性,可制成荧光探针、荧光示踪物质等,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免疫化学及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      

王志忠说,鄂托克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接近螺旋藻干重的70%,且有含量较高的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色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在提高免疫力、补充微量营养元素、维持身体营养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螺旋藻“产业化共同体”

鄂托克旗螺旋藻产品年产量近5000吨、产值超过5亿元,但由于单个企业发展资金有限、资源分散,抗风险能力和科研创新力量偏弱,螺旋藻产业整体发展层级不高、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今年,为推动螺旋藻产业提档升级,园区出台政策,通过参股、兼并、集团化运营等方式,将24家“小散”螺旋藻企业整合为以再回首、加力、怡健、正屹4家牵头的产业化共同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螺旋藻产业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郝贵斌认为,企业数量减少,更能在科研技术、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资源聚合,更好发挥产业园区集聚效应。

郝贵斌表示,下一步,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挖掘增产增效潜力,重点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试验推广上下功夫,向着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迈进,力争将产业基地真正打造成高质量的“世界螺旋藻产业之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