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深 | 动作如同"复制粘贴" 双人跳水配合有多难

施廷懋、王涵配合完美默契,动作如同“复制粘贴”,她们是如何做到的?

施廷懋与王涵在2019年冬训时开始配对。这对同为1991年出生的“老将”组合,早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就曾短暂配对并夺得金牌,她们年龄相仿默契十足,2019年重新搭档以来从未在国际赛场让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的金牌旁落。

“跳水双人项目组合配对时,首先要考虑两名运动员的能力,要水平相近、实力相当,如果差距较大在训练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厦门竞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跳水教练、国际级跳水裁判员林育毅告诉记者,很多国家因为选手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选择余地不大,配对组合只能将就,而人才储备丰厚的中国队则游刃有余,可以进行多种尝试,寻找最佳组合。

跳水双人项目不仅考验运动员的能力,更讲究彼此配合的同步性和默契程度。“双人跳水的评分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裁判为两名运动员的动作打分,另一部分裁判为同步性打分,即两名队员的动作是否一致。”山西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国际级跳水裁判陈安平介绍,裁判打分时从助跑、起跳、空中、入水等方面都要看两人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在重新组队之初,施廷懋与王涵在配合过程中曾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两人的技术动作早已成型,细节的一丝改动都会给整体带来很大变化。“单人跳水需要运动员发挥各自的优势,但双人跳水是两人紧密配合的一个项目,两名运动员的动作要像照镜子一样。”陈安平解释,在双人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动作的一致性不仅是身体条件的一致如身高体重、气质美感,还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的一致性,甚至是心理上的一致性,两名选手需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默契配合。王涵将与搭档的磨合定义为“相互学习的过程”,施廷懋的总结则是:“搭档双人赛需要尽量去配合、适应对方。”

“两名运动员比赛中展现出来的动作上的‘心有灵犀’,是通过平常在生活上训练上点点滴滴的培养才能取得的。”林育毅说,想要成为“黄金搭档”需要在训练中不断磨合。

不仅是跳水,羽毛球双打、乒乓球双打、排球、足球……奥运会中的许多项目都考验着运动员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不论赛场成绩如何,运动员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合作与友谊、真诚的理解都蕴含着奥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