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坐拥最长长江岸线 确保一江清水东流

千年古商埠,城市新客厅。

洋码头,长江留给沙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近代荆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活化石”。

10年前的一幅老照片,棚户遍布,砂石遍地,污染物清晰可见。

最新的一幅全景图,棚户区消失了,岸线变绿了,一座美丽的滨江公园浮出水面。

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源于长江大保护。

2016年,荆州启动沿江综合整治建设,沙市洋码头文创园项目是核心部分。

档案资料显示,荆江沙市段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东起柳林洲大市场,西至沙市汽渡码头,岸线长度约2公里,估算投资16.58亿元。按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原则,对沙市码头悠久的历史遗迹“修旧如旧”,建设洋码头文创园。

岸边一栋红房子,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临江旅社。

据介绍,项目建设中,对出现裂缝的砖砌墙体采取灌浆修补,更换了部分木构件,并修缮外墙拉毛、恢复线条,最大限度还原建筑的历史风貌。

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民生公司的虹云干果仓库,单层两跨木结构建筑。数十年风吹雨打,仓库外墙红砖裸露,大部分门窗老化严重甚至缺失。建设方进行了墙体加固和构件更换,保留单层大坡屋面,并运用现代建筑元素增加立面细节,既没有违和感,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大慈街民居、安利英行、沙市打包厂……一期洋码头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一批老建筑经过保护性修缮改造,掩映新绿中,焕发新活力,成为游人流连忘返的文化风情带。

项目保护建设还包括生态修复、景观工程、游步道及公共厕所配套设施、水泥趸船修复等,实行雨污分流。

因粗放式开发建设、各类污水直排,导致的荆江岸边生态顽疾,得到彻底治理。

为此,项目区拆迁工矿企业63家、棚户1658户。

坐拥最长长江岸线,确保一江清水东流。我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战果丰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全面启动。

“雷霆行动”整治非法码砂头,壮士断腕破解“化工围城”,12480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应查尽查,长江十年禁捕令行禁止,新时代“长江之歌”激越荆山楚水。

权威部门透露,我省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提升并保持Ⅱ类,长江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记者 周志兵 通讯员 谭洪杰)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荆州城市发展 荆州沿江综合整治建设 沙市洋码头文创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