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钢材销售50强看钢铁流通格局新变化

日前,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以下简称中金协)公布了2018年中国钢材销售50强榜单。该榜单对中国钢铁流通领域发展有着一定的风向标意义。而从上榜企业的变化上,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钢铁流通格局的变迁。

现阶段,钢铁流通行业经历了多轮洗牌,但是行业集中度差、离散性高的特点依然突出。特别是和生产领域的大型钢企相比,钢铁流通领域的大型企业依然凤毛麟角。年钢材销售量超过1000万吨、经营规模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依然踪影难觅,整个行业的规模化效应依然难以实现。

不难发现,近年来,中金协公布的钢材销售50强企业平均每年总体销售量超1亿吨,但也只占当年钢材销量约15%左右,剩余85%钢材依然需要通过钢企直销和50强之外的钢贸企业来完成销售。由此可见,中国的钢材销售和流通环节仍存在问题,行业集中度依然偏低。

目前,虽然大格局尚未出现改变,但中国钢材销售和流通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线上平台销售量增长明显。经历了钢铁电商平台的爆发性增长之后,现阶段,线上平台交易比重增长明显。在钢铁行业新常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销售的重心转移到电商平台上来,希望通过建立网上销售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就品种而言,螺纹钢成了当前线上流通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当前,众多终端建筑施工企业纷纷推行线上集中采购交易,受此影响,已有越来越多钢贸商开始借助互联网进行销售。

二是钢厂挺进终端,直供比例不容小觑。现今,挺进终端已经成为众多钢铁企业的选择。在钢铁流通领域中,很大一部分原本需要通过贸易商来完成销售的钢材被分流,由钢厂直接供应到工地,实现了“端对端”的直接交易。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钢厂直供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钢铁流通领域的格局。对于众多传统钢贸商而言,未来不仅要面临钢铁电商平台自营业务的竞争,同时还要面对钢厂直供模式的冲击,要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的钢铁流通企业着实不易。

三是从单一贸易商向服务商转型。众多2018年中国钢材销售50强企业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点:从单一贸易型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通过控制资源,建立物流体系,引入仓储、加工、金融等多重工具推进企业发展正成为当前钢铁流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今的钢铁流通企业更多的从过去的配货服务转型为综合化、精细化的供应链服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未来,供应链服务能力的比拼很可能成为钢铁流通企业的“新战场”。

此外,在钢铁销售流通格局中,以五矿、天津物产、华南物资等为代表的钢铁流通规模企业“头部效应”正逐渐形成,领跑企业和入门企业之间的钢材销售量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未来,借助众多互联网工具,中国钢铁生产和流通格局必然迎来一场重构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钢贸商应当积极利用多种工具,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深度融合,构筑企业发展新的生态圈。要创建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社会化的中国钢铁流通大格局,中国钢铁流通企业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中国钢材 销售 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