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产业科技化转型取得新的突破

钢集团济钢集团(以下简称济钢)紧紧抓住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利时机,着力把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前沿技术对接、培育转型发展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 科技创新无止境,思路一变天地宽。济钢把发展的视野逐步拓宽到国内外前沿技术领域,把创新的视点稳稳聚焦到了青岛国际院士港。该院士港成立3年,进驻了100多名国内外院士,聚集了数百项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

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原则,去年上半年,济钢先后与青岛李沧区政府和国际院士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促进院士成果快速产业化为目的,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最后一公里”,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等方面实现全面融合,使院士成果加速转化为新兴产业。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济钢为此专门设立了青岛国际院士港联络处,配备了两名懂技术、会管理、善沟通的专业人员。作为“先遣部队”,这两名专业人员用3个多月的时间与20多个院士团队密集地进行专业交流、技术咨询、合作探讨,最终达成了10多项合作意向。

“项目洽谈很不容易。纳米新材料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很热门,我们也很感兴趣,去年8月曾经多次上门进行交流,但都吃了‘闭门羹’。我们只好一边上网查阅技术资料,准备合作方案,一边找青岛国际院士港协调,两个多月后,终于见了面。由于我们准备充分,双方交流十分顺畅,很快确定了合作意向。”济钢青岛国际院士港联络处副主任陈继伟回忆道。

经过不懈努力,去年底,济钢和青岛国际院士港的第一项合作项目终于“瓜熟蒂落”。被称为当代“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之父”的希拉姆院士及其团队的最新研究应用成果——纳米纱窗,正式落户济钢。经过半年的市场试推广,该产品在济南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超过300万元。

“这个产品在国内独树一帜,可以有效滤除直径大于2.5微米的粉尘雾霾,主要应用于高档小区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办公区,非常适用于易发扬尘的北方城市,市场前景非常好。”济钢青岛国际院士港联络处主任王晓明向笔者介绍。

目前,济钢正在与希拉姆院士团队合作开发系列纳米纺丝滤材,部分产品已经开发定型,初步估算该系列产品利润相当可观。现在这个项目前期市场拓展工作推进顺利,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已经达成每月100多吨的订单意向。

据陈继伟介绍,济钢将以纳米纺丝新材料为切入点,加快在生活民用、工业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化开发,力争用3到5年时间,打造独具济钢特色的新材料项目集群。纳米纺丝滤材项目作为济钢纳米材料技术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也有望成为济钢第一个亿元级新材料产业。

“纳米材料产业只是我们今后科技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借力青岛国际院士港,目前我们正在构建以高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创新平台,确定了纳米新材料、物联微电网等重点研发推进项目,采取‘技术先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模式,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设支柱型产业,从而实现‘引进一项技术、落地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的战略目标,济钢必将在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下展翅高飞。”济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