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高质量发展道路 宝钢股份要做钢铁业引领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年产粗钢不足16万吨,到如今年产钢材9.28亿吨,连续20多年居世界第一。70年来,我国从缺铁少钢到全球第一,中国建立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体系。其中,沪市钢铁行业公司在收入和利润贡献、产量贡献、技术引领等方面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共33家。其中,沪市17家。目前,沪市钢铁企业已经不满足于量的冲高,而追求于质的提升。宝钢股份就是沪市钢铁企业的佼佼者。经过数十年发展,宝钢股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钢铁企业,硅钢产品销售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我们公司的使命就是做未来钢铁行业的引领者,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在上交所近日组织的“沪市公司质量行”活动上,宝钢股份董秘王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钢铁厂的“黑科技”
偌大的车间,无人车穿行其中,一台台机器人操作整齐划一,充满力量的美感。生产线上基本见不到工人,操作人员坐在屏幕前,像打游戏一样完成生产。很难想象这是一家生产钢铁的工厂,但这的确是宝钢“黑灯工厂”中实实在在发生的一幕。
“‘黑灯工厂’又称无人工厂,即智慧工厂,因为无需人工操作,所以可以关灯运行。”王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黑灯工厂”正是宝钢“智慧制造”的一个典型缩影。
近年来,仅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就建成了炼铁数字化料场、1580智能车间试点示范、炼钢厚板连铸智能产线、冷轧C008智能车间、硅钢四期智能工厂、出厂物流优化等一批智能化产线,效益效果明显,在智慧制造推进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当前国内如火如荼发展的5G、物联网等技术也逐步融入到宝钢的生产环节。王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宝钢的宝山基地已经部署了中国联通的5G网络,在湛江东山基地部署了中国移动的5G网络。在这两个基地,目前已经能够实现远程“一键炼钢”。
王娟介绍,宝钢股份重视大数据和云平台的运用,通过日常的制造、检测、运维等相关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运用,从而支持企业能够真正做到智慧决策,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我们在推进智慧制造项目时都坚持进行效益评估,项目带来的劳动效率提升、管理效率提升要量化,看看到底为公司创造了怎样的效益。投资建设智能制造不做面子工程,要有经济效益。”王娟说。
深化绿色发展
传统制造业通常是环境污染的大户,钢铁工厂浓烟滚滚的情况更是印象深刻。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宝钢股份把环保作为发展的重点。
“建厂初期就一直坚持对环保的社会责任。积累到今天,基本上宝钢吨钢环保投入在150元左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钢企水平基本相当。”王娟说。
“十三五”以来,宝钢股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18年吨钢综合能耗581千克标煤,同比下降2.5%;余能回收总量365万吨标煤,吨钢耗新水3.1立方米;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较2014年下降4%、31%和31%,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
王娟介绍,在环保的另一方面,宝钢还追求与所在城市的融合发展,打造“城市钢厂”。比如,宝山基地一直在帮助上海消纳废弃的油漆桶,上海的一些钢币同样也在宝钢处理。此外,宝钢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应用,建成了世界最大和国内首个大型钢铁企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年发电量6000万度,CO2减排4.8万吨,有效促进了低碳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
推动产业升级
在新中国的钢铁史上,有一个“皇冠上的明珠再出高价也买不到手”的自主研发故事。曾经国际市场只有少数几家先进钢铁企业能够生产取向硅钢,我国长期面临技术封锁,即使出高价,也买不到顶端技术。为摘取这颗“钢铁皇冠上的明珠”,宝钢投入巨资建设硅钢实验室,十年磨一剑。2008年,宝钢取向硅钢第一卷成品下线。
高等级无取向硅钢被誉为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此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钢厂掌握高牌号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被少数国外钢厂垄断,高等级产品长期大量依赖进口。
宝钢自最初引进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及成套产线后,经过十余年研发、自主集成新产线,先后建成了两条高等级牌号生产线,实现了高效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的产业化,一举扭转了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硅钢生产及装备技术落后于人,供应受制于人的局面。
近期,宝钢股份宣布拟投资24亿元打造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该项目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升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生产能力,满足新能源汽车、高端变频压缩机等行业增量需求。
“新产线的客户群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用钢以及空调高效直流变频压缩机的用钢。项目投产后,可以改变两种无取向硅钢目前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也是我们在产品优化上的主要措施”,王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