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仍有下跌空间 钢材贸易商观望

沙皇钢情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王海洋:

“冬储”是钢材市场每年都绕不开的话题。对北方钢厂而言,“冬储”是在需求淡季保持钢厂连续生产的必要手段;对钢贸商而言,“冬储”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博市场手段。决定是否“冬储”的前提,是预期收益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取舍与平衡。基于此,本期《谈钢说市》栏目继续邀请业内人士,针对什么是“冬储”、什么条件下适合“冬储”、怎么进行“冬储”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定的操作思路。

所谓“冬储”,是指下游因季节和节日因素导致需求锐减,而供给出现阶段性过剩,需要中间商留一些库存以备来年开春销售盈利的操作模式。

钢贸商“冬储”的类型主要有3类:一是主动型冬储,即钢贸商主动囤积部分钢材资源,以备来年销售盈利。二是被动型冬储,即钢贸商与钢厂签订有经销协议,每月有固定销售计划,而冬季、节假日下游需求停滞,则形成被动型“冬储”。三是混合型“冬储”,即既有被动型“冬储”的经销计划,也有主动型“冬储”的预期。

钢厂“冬储”的政策模式主要有2类:一是买断结算模式,即钢贸商以一定价格买断一批钢材,后市钢价涨跌不再影响该批钢材价格;二是后结算模式,即前期按照一定价格打款锁定一批钢材,后期根据市场销售价格的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结算价格。

事实上,受价格水平与行情预期影响最大的“冬储”是买断结算型主动“冬储”,这是我们探讨的重点。

钢之家网站副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刘文鲁:

我认为,是否“冬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看钢材价格水平。当前,建筑钢材市场已进入消费淡季,南方市场库存也已经开始回升,近期钢材价格将以回调为主。目前的价格不适合“冬储”。

二是看市场预期。首先是对明年春节后国内市场库存峰值的预期,其次是对明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需求的预期。

三是看钢厂“冬储”政策。当前,多数钢厂尚未出台今年的“冬储”政策,少数出台的钢厂均采取后结算模式,这增加了“冬储”的操作难度。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秋生:

目前,贸易商几乎没有“冬储”意愿,多数钢厂也还未正式发布“冬储”政策。从钢材价格来看,当前市场上螺纹钢平均利润仍有400元/吨~500元/吨,成本较低的钢厂螺纹钢利润可达500元/吨~600元/吨。当前钢价不是“冬储”的最佳价格。随着后期供应压力加大,需求减弱,出现库存增加态势,钢价仍有继续下跌的空间。个人认为,螺纹钢现货价格低至3600元/吨~3700元/吨时,才适合“冬储”。

北京浩德钢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强:

目前,钢价和去年同期较相似,但去年是在11月份螺纹钢价格大跌800元/吨的基础上进行“冬储”,而今年没有出现大跌行情,11月份市场还出现一轮反弹行情。由此看来,“冬储”条件尚不充分,“冬储”难度较大。

今年钢贸商“冬储”意愿较低,贸易商对此都非常谨慎。主要原因有:一是后市行情有较大不确定性;二是当前期现基差大,华东市场期现基差一度高过500元/吨,市场参与者更愿意从盘面做“冬储”

北京GT(钢铁)研究所所长王英广:

今年“冬储”与往年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春节提前,钢材市场预计于明年1月20日左右进入春节模式,物流、销售都将受到影响,而2月份下游工地未必如期开工,但春节期间钢厂大都维持正常生产,预计春节后供需矛盾或将增大。二是今年社会库存创近5年来的新低,累库时间相比往年延后,这种情况有效支撑了当前钢价,使得“冬储”成本偏高。

河北鑫达钢铁集团型钢公司总经理吴秀青:

对明年市场预期的判断,影响着“冬储”的升值空间。明年是“GDP翻一番”的收官之年,今年11月份,中央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专项债1万亿元,同时公布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25%调整为20%,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补短板基础设施项目可适当降低资本金比例,不超5%。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等领域,专项债应用在基建的比例有望从今年的28%提高到33%以上。据此判断,明年基建投资具备必要的保障,增速有望达到7%以上,成为稳增长的基石。一年之计在于春,相信明年的春天不会令市场参与者失望。

天津友发钢管集团市场部信息员刘凡:

每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是“冬储”启动的时间窗口,特别是今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冬储”窗口很可能会提前打开。我认为,适合“冬储”的条件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低一高”,即钢材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社会库存处于相对低位、节后市场具备较高反弹空间。

从历史数据来看,螺纹钢“冬储”价格2017年为4000元/吨,2018年为3800元/吨,今年“冬储”价格受钢价进入12月份迎来一轮下跌的影响,目前还难以预估。考虑到后期钢价仍有下行空间,当前贸易商更多处于观望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冬储”尚未启动的情况下,钢材库存的拐点就已经来临。截至12月9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672.1万吨,周环比小幅增长2.2万吨,库存告别“7连降”首次出现增长,这意味着后期市场销售压力或将进一步增大,很可能打击贸易商“冬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