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塞钢牵手陕鼓打造国际产能合作中国样板

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进程中,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塞钢”)的建成,打造了“时代楷模”精神引领下中塞务实合作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国际产能合作的中国样板,也带动了中国装备、技术和方案进一步“走出去”。

近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获悉,该公司已中标河钢塞钢高炉鼓风系统能效优化升级改造总承包工程项目,将以陕鼓“专业化+一体化”的能源互联岛技术,为河钢塞钢两座高炉动力系统提供流程优化、能效提升及节能降耗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该项目是两家中国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战略合作,促进中国钢铁行业及其装备和方案能力全面提升的合作典范。

河钢塞钢管理团队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忠实践行者,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先锋模范,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前不久,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曾到陕鼓考察,希望陕鼓在能源环保方面持续创新,培育新技术,为河钢及国内外工业领域提供新的、升级的系统解决方案,以高质量的方案、产品、服务不断深化双方的合作。可以说,此次陕鼓与河钢塞钢在“一带一路”项目上的合作,正是双方携手推动国际产能和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方面务实合作的具体实践。

作为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近年来,陕鼓围绕节能环保、减排增效的综合能源利用,持续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2018年陕鼓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达到9.17%(十三五期间预计达到10%),并构建了陕鼓工研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陕鼓欧洲研发中心、陕鼓布尔诺研发中心、分布式能源技术装备创新中心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智囊”及国际资源创新平台,在冶金流程技术、系统技术、关联技术等方面深入研究。同时,陕鼓创新开发了“专业化+一体化”的“能源互联岛”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以全流程供能、用能和能量转换为视角,通过对钢铁制造流程能源互联技术的优化,使用能端能耗最低、产能端效能最大、余能利用最大化,满足钢铁企业用户流程工艺能效提升及优化等“功能”需求。

陕鼓自主研制的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BPRT、烧结余热回收与烧结主抽风机联合驱动机组SHRT应用技术荣获联合国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十大节能技术和十大节能实践”奖,并获得2019世界制造业创新产品金奖,得到了国际认可。他们自主研制的轴流压缩机获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产量达1900余台套,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陕鼓围绕钢铁行业“提高能效、提升环保、优化指标、降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开展冶金工业流程的EAOC(综合能效分析与运行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并已在冶金装置全自动先进控制技术、装置全流程能效监测技术、压缩机降温脱湿技术、机组性能控制和防喘振优化控制技术等相关流程工艺EAOC技术应用取得进展和突破,持续探索钢铁工业装置能效优化和提升的“新引擎”。

陕鼓河钢塞钢高炉鼓风系统能效优化升级改造总承包工程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陕鼓结合河钢塞钢用户高炉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从冶金全流程能源动力系统入手,为河钢塞钢量身定制了“塞钢冶金全流程能源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将原汽拖式离心风机改为电拖式轴流压缩机,利用高炉煤气进行双超发电,使原来高炉排放掉的煤气得到充分回收再利用,达到优化流程、节能减排、提升效率的良好效果。

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安表示,河钢塞钢项目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中国样板,必将带动中国钢铁装备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提升。在河钢塞钢“时代楷模”精神感召下,陕鼓也将以此次项目合作作为深化双方战略合作的新开端,集举全公司之力,以高效优质的中国装备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中国钢铁产业的海外布局,开创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新典范,为助力河钢塞钢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样板输出“陕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