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通钢如何做到防疫保产两不误?

2月9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首钢通钢公司获悉,1月份,通钢各产线均高标准完成生产任务,铁、钢、材分别比计划超产10036吨、3900吨、8571吨,特别是发电量比计划增加443万千瓦时,达到冬季生产以来最好水平;炼钢板带线4次打破历史纪录,累计比计划超产23887吨。通钢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科学部署生产经营工作,实现了生产开门红。

迅速行动 吹响抗疫号角

按照国家、吉林省、通化市及首钢集团的统一部署,通钢迅速行动、统筹部署、狠抓落实,吹响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

高度重视,实现“硬核”宣传。疫情爆发后,通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挂帅的疫情防控领导工作组,下发了工作方案,并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对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致全体职工及家属的公开信》,要求坚决把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同时,通钢还加大宣传力度,电视、广播及时制作播发了《致全体职工及家属的公开信》《新型冠状病毒预防须知》。各单位和部门通过条幅、滚动电子屏、微信群、工作群等载体,积极宣传与疫情有关的知识和防护措施,确保了“硬核”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统筹部署,排查管控到位。为确保疫情防控真抓真管真落实,通钢领导春节期间深入到基层单位,对疫情防护情况进行现场督导,要求全体职工必须佩戴口罩上岗,加大对卫生死角的清理杀菌力度,勤洗手、勤通风,全力做好疫情防护工作。各单位办公室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了解掌握职工及家属外出情况,进行日统计汇报。应急保卫中心作为人员车辆流动较大的疫情防控第一关,一方面,将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及时发放到岗位职工,每天对各中队、门岗等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另一方面,全力守好防线,加强对入厂人员和车辆的查验,不戴口罩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厂区。

全员行动,群防群治到位。通钢运输公司针对人员密集的通勤车辆,成立了7个检查组,重点检查车辆每日消毒、通风情况及司机佩戴口罩情况,同时为每台通勤车配备体温测量仪器。截至2月2日,该公司共查验18条通勤线路175次,客车消毒96台次,车辆消毒率达到100%。各食堂每天做到喷消毒水3次以上,餐具高温消毒,为职工提供放心餐。各单位结合实际,对操作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地点进行消毒,为职工提供干净的工作场所,防止疫情。

积极协调,物资保障到位。针对口罩紧缺的情况,通钢积极组织协调力量,赶制口罩,截至目前已发放口罩3700只、体温计500个。炼钢事业部党委不等不靠,购置医用纱布,自己动手缝制口罩,发放给职工。炼铁事业部将疫情期间职工的合理化建议,逐条落实解决,并为每个作业区下拨疫情防疫专项资金,组织各作业区进一步强化防疫。通钢矿业先后与10余家医疗物资服务机构联系,采购一次性口罩4500只、KN95医用口罩1000只、518毫升84消毒液60瓶、测温枪4件,保证了通钢矿业第一批防疫物资及时到位。

科学部署 全力以赴保生产

在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的同时,通钢还全力以赴保生产,以实现首季开门红。

为此,该公司超前谋划、科学部署,聚焦生产稳定顺行、攻指标降成本、冬季防寒防冻、原燃料储备等环节,协调解决各工序间的衔接问题,抓住稳顺的关键及过程控制的难点重点,全力确保稳产。

为鼓舞干劲,凝聚力量,新春前夕,通钢领导兵分几路,开展进千家、送温暖活动;深入到奋战第一线、生产最前沿,检查节日安全措施落实;召开先模人物、专业技术骨干座谈会;走访一线操作职工。

各单位紧紧围绕保产、防疫双重任务,高效有序组织生产。炼铁事业部精细化组织高炉操作,落实好炉内外的生产组织协调工作,确保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炼钢事业部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奖励政策持续跟进,激励职工夺高产、破纪录的热情;能源事业部对发电量、用电量、峰谷比等重点指标,进行定量化、数据化分析及管理,确保了各项目标的高水平实现。此外,各单位和管理部门上下齐动、整体联动,做好原燃料进厂供应保障、提高发运的计划性和准确性、协调好物流进厂及卸车等组织、保障设备稳定运行、降低事故率、提升产供衔接效率,为实现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键词: 首钢通钢 防疫 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