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4月钢材需求尚为未知数

东岭集团黑色商品研究院院长吴伟3月23日在论坛上指出,目前钢材市场处于2015年以来的上行周期末端,后续钢材产量恢复起来也很难体现出对进口铁矿石消费的推动作用。

吴伟认为,在全球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各类资产跌幅较大的情况下,螺纹钢期货走出了相对独立的行情。其原因如下:一是钢铁企业受限于原材料储备、产成品库存压力等,积极主动调节产量。废钢的减量使钢材产量减少,导致钢厂在利润并没有完全亏损的情况下主动减产。二是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而且超过了市场当时的预期。

“2月份,市场对4月份的钢材需求是否能恢复存在巨大分歧。乐观者认为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悲观者认为只能恢复至70%左右的水平。”吴伟说。目前来看,需求恢复还是不错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不过,他也强调,短期钢材需求尚可,但不宜有过高预期。从综合工地开工、水泥开工、发电量等数据来看,现实需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这可能是工地集中开工带来的集中采购所导致的。去年底大家对市场的预期十分悲观,很多工地不敢备货,也就意味着后续的需求尚可,但是不会非常强劲。

吴伟表示,螺纹钢价格从3000元/吨反弹到3600元/吨以后,市场认为国内会有更进一步的经济政策刺激出台,对基建的预期很强烈;但当市场把价格的继续上行寄希望于大规模政策刺激时,本身就蕴含了处于周期末端的概念。经济刺激受到两方面限制,一是自身的债务约束,二是国外疫情很难在短期内结束,国外需求的减少将导致国内工业品库存的积累和产生更多中期的结构性问题。

此外,当长流程钢厂的利润比华东短流程钢厂的利润高出500元/吨以上时,那后者有较充足的利润和动力去满负荷生产。

吴伟还表示,考虑目前国外疫情的防控现状,全球在5月底之前很难结束疫情。即使看到一些国家的疫情好转,但仍然不能够产生对于全球实体层面产生非常好的预期。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是管控,管控本身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这可能对钢材的进出口造成影响。

关于成材方面,从2008年的经验来看,热轧卷板的压力很容易凸显出来,目前很多国外的汽车生产商已经减产,复盘2008年的卷螺价差和进出口金额数据,可以看到当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甚至在2008年11月份卷螺价差达到了非常极端的-800元/吨。

“当时广州的板材出口企业(终端出口企业)面临订单毁约,目前与之有些类似。国内首先承受了一段由于疫情导致的冲击,后又承受到国外疫情的一些冲击,进出口实际上在长时间内处于负值的状态,这对于卷板产生非常大的压力。”他说。

不过,吴伟强调,钢铁行业大概率不会恶化到2015年的状态,毕竟经过这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供给端具备更高的调节弹性。

对于铁矿石价格未来的走势预期,吴伟认为,随着终端需求的恢复,后面钢材产量确实能增加,但其增加的量很多也会是来自于废钢和国产矿,如同第一季度钢材产量的下降也是由这些因素导致一样。所以,后续钢材产量增加其实也很难体现出对于进口铁矿石消费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疫情管控和经济增长面临压力,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外的钢铁企业开始减产。

“站在一个全球性的视角来看,铁元素已经开始边际转弱,且不能排除阶段性的全球铁元素过剩。不过,做空需要防范的一点是疫情会不会影响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生产和发运。这仍需要动态跟踪。”吴伟说。(本报记者 吴勇)

关键词: 钢材